工业安全与环保


污水处理

  •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医院污水消毒效果研究

    奚小艳;晋日亚;池致超;

    采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实验,结果表明,当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为4.5 mg/L,消毒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30℃时,二氧化氯的杀菌率达到99.9%,是二氧化氯对医院污水杀菌处理的最佳条件。

    2012年12期 v.38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粉煤灰人工湿地基质对磷吸附性能的研究

    高耀文;段宁;吴克明;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及吸附性能,并与高炉渣基质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比高炉渣更快的吸附速率及更大的吸附量,在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0mg/L时,修正的Elovich方程在描述粉煤灰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上显示出优越性,而Freundlich方程能更准确地拟合两种基质的等温吸附过程,并且两种基质对pH与干扰离子影响的响应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考虑用粉煤灰代替高炉渣作为人工湿地除磷基质。

    2012年12期 v.38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MBR与接触氧化组合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郑艳芬;李国会;张尊举;景长勇;王仲旭;

    实验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与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DO在2.0mg/L左右,HRT为8h的条件下,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8%、93.7%、41.4%、40.6%;处理出水COD质量浓度小于30mg/L,NH3-N质量浓度小于4 mg/L,SS检不出,出水水质好,能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

    2012年12期 v.3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预磁化/超声处理氨氮废水实验研究

    冯俊生;罗旭东;

    采用预磁化/气动超声装置吹脱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在磁场强度0.27 MT,预磁化时间10 min,起始质量浓度2000mg/L,pH=11,时间60min,温度25℃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96.4%,与单独气动超声吹脱90 min效果相当。主要原因是氨氮废水在超声、磁化作用下,团簇现象和团簇尺寸减小,水分子间及水氨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减弱,单体分子数增加,液膜阻力减小,有利于氨分子向气泡内扩散,从而提高了氨氮的吹脱效率。

    2012年12期 v.38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南方某镇污水厂配套截污主干管设计与实施浅谈

    向继雄;

    介绍了南方某镇污水厂配套截污主干管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提出污水处理系统布局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介绍了污水主干管布线原则、排水体制、设计流量、坡度、充满度、管材选择等设计要点。结合主干管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有益的工程经验供同行参考。

    2012年12期 v.3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烟尘治理

  • 烟道气二氧化碳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

    吕璐;李宁;米铁;余新明;

    本文简述了烟道气脱碳技术路线,讨论了燃烧后、燃烧前脱碳技术以及富氧燃烧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二氧化碳吸附技术,探讨了国内外沸石和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技术的研究动态。研究了活性炭的微孔结构,改性技术以及再生工艺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方式,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展望。

    2012年12期 v.38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袋式除尘器箱体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陈少华;冯绍杰;赵东林;刘洋;王晓三;王景祥;

    本文按照1∶1的比例建立计算区域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袋式除尘器箱体内部的气流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比较除尘器设计参数改进前后计算所得的速度云图可知,通过增加入口风速和添加导流板的措施可使箱体内气流分布趋于均匀。实验的模拟结果可为袋式除尘器的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2012年12期 v.38 19-2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安全工程

  • 大型储罐灾变风险源评价

    游锋;舒安庆;丁克勤;乔松;张占武;魏化中;

    储罐是石油化工行业常用的储存设备,经常储存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储罐失效其后果非常严重。通过对引起储罐失效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储罐失效为顶事件的事故树。通过分析,得到了储罐失效树的各阶最小割集,确定了引起储罐失效的灾变风险源,计算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并进行了相对重要程度排序,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储罐平稳安全运行。

    2012年12期 v.3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一种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方法

    曾杰;范林静;徐强;王向阳;洪程;

    在分析可变速电梯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对其正常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验证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安全性的检验内容与检验方法。试验采用了普通累积法作为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完成了对称重系统的误差评定。试验证明,该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可变速电梯变速功能的安全状态。

    2012年12期 v.3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煤层瓦斯抽放半径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徐明智;李希建;

    煤层瓦斯抽放半径是进行抽放方法选择,确定钻孔布置参数以及评价抽放效果的重要依据。为了确定有效抽放半径并找出其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了钻孔抽放瓦斯模型。采用气体渗流理论模拟瓦斯抽放过程中的流动规律,确定了有效抽放半径,分析了钻孔直径、煤层渗透率和抽放负压对其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煤层瓦斯抽放有效半径为1.8 m左右,钻孔直径和煤层渗透率对抽放半径影响较大,抽放负压的影响不大。

    2012年12期 v.3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 基于数字地球的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陈宇;方晓彤;

    针对目前矿山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数字地球的三维可视化矿山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和C/S混合架构的模式。矿山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可通过互联网直接定位矿山,了解矿山安全生产信息,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及技术支持。

    2012年12期 v.38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液氯厂间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危险性

    朱建军;皮冬慧;徐昌勤;

    相对于液氯道路运输方式而言,厂间液氯管道长距离输送的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等优点。但厂间液氯管道长距离输送存在着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风险。为了保障厂间液氯管线系统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厂间液氯管线系统的安全措施应包括设备与管线安全设计、系统安全监控措施、系统安全联锁与自动控制措施、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措施、异常处置方案措施等。

    2012年12期 v.38 34-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安全评价

    颜晓斐;李博;王飞;

    在深入分析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构成及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P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污泥干化焚烧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定性分析污泥干化焚烧系统的危险性因素,定量分析危险性因素对系统安全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针对系统危险性因素的对策,实现提高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安全性的目标。

    2012年12期 v.38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天然气管道科技防范措施应用现状分析

    王全国;党文义;武志峰;

    为了及时发现泄漏和防止第三方破坏,越来越多的科技防范措施应用到天然气管道,通过技术手段对管道泄漏和人为破坏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文章从科技防范措施的原理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将目前的输油气管道科技防范措施分成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两大类。分别对主要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我国天然气管道科技防范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调研和分析,次声波泄漏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技术在天然气管道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12期 v.38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高等院校大型图书馆火灾人员疏散模拟与方案优化

    彭电华;侯龙飞;吴建星;唐玲;

    以某高校新建大型图书馆为背景,以其实际设计数据为依据,采用Pathfinder软件,建立了等比例全尺寸仿真模型,对图书馆内的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这一分析不仅为图书馆设计提供防火安全依据,也为制定现有图书馆火灾时人员疏散预案提供了参考。

    2012年12期 v.38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泄爆面积对柱形容器泄爆过程压力影响

    董冰岩;彭旭;

    为了研究泄爆面积对柱形压力容器泄爆过程中压力变化的影响,采用经典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在泄爆口直径分别为50、80、100mm情况下对容器内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泄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容器内压力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爆炸流场参数分布。结果表明当泄爆压力为0.04MPa,泄爆口直径50mm时,泄爆口开启后压力容器内压力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泄爆口直径为80、100mm时,泄爆口开启后压力均立即下降,采用直径100mm泄爆口时压力下降速率更快,容器内压力降至环境压力所需时间更短。

    2012年12期 v.38 47-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应用瞬变电磁法防治煤矿顶板砂岩水的实践

    郭庆凯;刘朋;

    研究了华北型煤田顶板砂岩的赋水规律,总结出顶板砂岩水的综合防治方法。应用瞬变电磁法探测某煤矿顶板岩层发育的含(导)水构造,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

    2012年12期 v.38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循环经济

环境工程

  • 镇江老城区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储金宇;蔡裕领;吴春笃;周晓红;吕宾;韦媛媛;

    城市道路地表径流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水体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镇江老城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2010年7月到8月对镇江老城区的城市客厅、江滨新村以及南门夜市这3个汇水区域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地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汇水区域地表径流水质COD、NH3-N、SS均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其中南门夜市(商业区)污染最为严重;从降雨-径流过程污染物浓度历时变化看,各个水质参数均呈现一定的初始冲刷现象,初期雨水污染浓度极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干期长度与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NH3-N的影响较显著。

    2012年12期 v.38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环境容量研究

    陈毅;郭纯青;

    本文利用所掌握的南流江流域水文、水质及河段水功能划分等资料,采用基于一维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南流江流域水环境容量(COD、氨氮)。对污染源进行概化处理并考虑到南流江是入海河流临近海洋,河段受潮汐影响较大,采用基于一维水质模型感潮水环境容量公式对感潮河段进行计算。最后,计算超出河段环境容量的河段消减量并对南流江各水功能区水质进行评价。

    2012年12期 v.3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污泥溶液的酸碱度对重金属Cr、Cd形态的影响

    王月香;陈茂林;

    为研究污泥中Cr、Cd的形态与其pH值的关系,本文取样进行了相关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污泥溶液pH值对重金属Cr、Cd形态及其转化有重要影响。重金属Cr在污泥溶液中主要以残渣态为主,氧化态和还原态基本随着pH值的升高而有所增加,Cr的交换态含量都很低,并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Cd的氧化态基本随pH值的提高而增加,酸溶态/交换态含量随pH值的提高而降低。

    2012年12期 v.3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职业安全与健康

  • 有毒气体泄漏无线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何祥宇;翟艳磊;

    应用传感器和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毒气体泄漏无线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QM-N10来检测有毒气体,通过检测电路把有毒气体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一旦超过设定的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值,系统启动发射电路工作。接收处理电路接收和处理发射电路发送的无线编码信号,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启动扬声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012年12期 v.38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企业工伤风险分级评价研究

    梁开武;蔡治勇;赵一姝;

    企业工伤风险分级是合理确定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实现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明确企业工伤风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工伤风险的结构模型;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评价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业风险灰色预测评价方法和个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企业工伤风险分级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2年12期 v.38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云南电网防范自然灾害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韩彤;李正志;李梅玉;刘志刚;汪小志;

    为了防范自然灾害对云南电网所产生的危害,笔者在收集处理相关数据后建立了防范自然灾害的模型,并根据受灾模型、风险评估模型等建立了数据库,通过GIS软件设计出风险预警系统。本文重点从重大地质灾害风险点的监测预警解决方案、基于气象降雨量的地质灾害预警解决方案、软件系统功能模块、软件系统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该系统。

    2012年12期 v.38 76-7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研究

    简添福;

    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当前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特种设备检验体制战略矩阵,提出改革完善我国现阶段特种设备检验体制的对策建议。

    2012年12期 v.3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的应用

    方晓彤;陈宇;李绍泉;

    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很多,并且其信息多具有灰色性。本文将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破坏类型以及综合指标K这5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应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对几个典型矿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分析,本方法突出了灰色系统理论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特点,具有能够动态预测、可靠性高等优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可以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2012年12期 v.38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