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永涛;张金池;樊国涛;张昱涵;关国伟;
为适应国家战略储备需要,我国大型国家原油储备库不断兴建。随着服役年数的增加,储罐地基会发生沉降,对储罐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采用傅里叶分解方法,对储罐基础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处理,考虑储罐底板与地基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现场数据建立储罐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分析研究地基厚度对基础沉降储罐罐壁变形的影响,并提出储罐地基的建议厚度。
2021年11期 v.4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王焕维;俞英;商杰;黄海燕;
探究92#商用汽油在环境温度为50℃、60℃、70℃、80℃、90℃下储存时,上空蒸汽的单体烃组成。在相应的环境温度下,用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了汽油蒸汽的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选用甲苯、异辛烷、正庚烷、二异丁烯、乙醇作为替代燃料组分,调节各组分比例配制替代燃料Surrogate A、Surrogate B、Surrogate C。运用CHEMKIN软件探究了3种替代燃料的绝热燃烧平衡模型的层流火焰燃烧速度以及着火延迟时间,分析得出氮气通过抑制燃烧过程中OH基等自由基生成速率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的作用。
2021年11期 v.47 5-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 江锋;梁开武;廖凯;王立静;陈星宇;张思琪;王茂林;
现有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仅从事件独立发生的角度进行风险评估,其分析结果难免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拟将事件链引入工艺危害分析,即依据其因果关系,将多种工艺危害事件作为事件链,映射为贝叶斯网络后计算出衍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并通过实例印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对工艺危害分析的定量化具有一定意义。
2021年11期 v.47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 刘永旺;刘磊;张海涛;
为探究高边坡开挖加固时稳定性变化特征,基于实际高边坡案例,依托Midas-GT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安全稳定系数与实际工程案例在规范中的边坡稳定系数进行对比,判定此高边坡是否稳定。同时另一个判定高边坡失稳依据是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位移云图和塑性区贯通程度来确定是否稳定。这种方法可清晰找到最危险的滑动面和应力集中区,针对这些区域进行支护治理。从而降低实际工程施工工作量和经济损耗,大幅度提升了高边坡的支护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对比3种支护设计方案安全系数,找出最优化的支护方式为锚杆和格构梁支护,其安全系数达到1.86,相比较于开挖后未支护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增加80.6%,此时高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2021年11期 v.4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 刘恩雄;潘文;王星然;
根据对隔震支座拉伸性能试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支座抗拉性能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方法。从第一形状系数、第二形状系数、单层橡胶厚度与单层钢板厚度比值和支座内外孔径比值4个方面设计了一个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预测出不同构造的隔震支座的抗拉性能。结果表明,震支座的抗拉性能可以通过减小单层橡胶层的厚度来提高。
2021年11期 v.47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 章正涛;李鹏;石建中;
主缆除湿系统已被证明可有效抑制主缆内部湿度,防止主缆钢丝发生腐蚀。采用一种无线多通道检测仪对主缆进排气夹湿度进行短期的多点同步检测,简要分析了主缆湿度检测结果,同时为其他安装有主缆除湿系统的桥梁提供主缆除湿系统的维养建议。
2021年11期 v.4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陈雪雪;潘文;周兴;孙玥;
针对隔震结构采用橡胶支座时存在的支座受拉问题,借鉴汽车机械中安全带卷收器的紧急锁止功能和拉出回卷功能,模拟出一种带抗拉功能的橡胶支座——随动式抗拉橡胶支座,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卷收器和这种抗拉橡胶支座进行建模和分析。通过对带有抗拉功能和未带抗拉功能的橡胶支座的有限元分析对比表明:随动式抗拉橡胶支座不会影响橡胶支座水平变形,并拥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2021年11期 v.47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何勇;廖俊智;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不同爆炸比例距离下的钢筋混凝土板的破坏模式和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预测板动态响应的公式,并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钢筋配筋率对板动态响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板由脆性剪切破坏逐渐转变为塑性弯曲破坏;增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配筋率能减小板的跨中位移,有效地提高板的抗爆能力。
2021年11期 v.4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 邹建波;张啸晨;
随着"三特"桥梁,尤其是特大型缆索体系桥梁管养需求的日益提升,对检修通道的可及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基于润扬大桥悬索桥和斜拉桥梁底检查车的运行方法和典型构造,提出一种基于风险等级的检查和评估方法。通过对车轨道、动力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方面的全面检查,从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对梁底检查车形成评估意见,为后续运营管养提供技术建议。
2021年11期 v.4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 张磊;许学兵;陈亚;
电弧危险分析有两种常用方法:1)入射能量分析法;2)电弧PPE分级法。入射能量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精确计算法,电弧PPE分级法是依据《工作场所的电气安全标准》(NFPA 70E-2018标准)的查表对照法。两种方法各有其适用条件和实施要求,通过对两种分析方法的说明和对比,认为我国工厂企业适宜采用入射能量分析法。基于IEEE 1584-2018实验推导模型的入射能量分析法,提供了全面的实施步骤和说明,可以帮助工厂企业全面规范地进行电弧危险评估与控制。
2021年11期 v.4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 赵江平;党悦悦;徐恒;
引入安全态势的概念,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分析建筑业安全态势影响因素,选取建筑安全伤亡度、经济发展度、政府投入度、行业发展度、产业效率增长度5个子系统维度建立安全态势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组合权重分析构建了TOPSIS-灰色动态评估模型,评估我国2014—2018年各省份建筑业安全态势水平。结果表明:通过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建筑业安全态势的多维特征,该研究可为政府的建筑安全态势研判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021年11期 v.4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郑贤斌;
主要描述了我国油气企业体系审核可视化平台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模块的技术实现方法。体系审核可视化平台对现行有效的管理体系数据资源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利用数据可视化视觉应用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立体展示、规范表单、科学审核、高效分析,最终实现以一种形象、直观、易操作的方法来告知、引导全员,持续提升体系审核质量。
2021年11期 v.47 51-5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 张倩倩;杨巍;张发涛;李辉;
通过连续5年对某市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的现场对标检查,分析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安全整治现状,总结指出金属粉尘、木粉尘、粮食与饲料粉尘企业在粉尘防爆方面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及常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对隐患问题的进一步整改对策与建议。
2021年11期 v.47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郭鑫;许开立;陈守坤;
基于矿井作业人员作业能力安全评价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将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人员作业能力层次结构的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分析了矿井作业人员作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矿井作业人员作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运用Yahhp软件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邀请5位专家根据所制定的指标体系对矿井作业人员作业能力进行分级打分,最后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进行分级评价,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得出结论:将这2种方法相结合对矿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评价,可判断有关人员是否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从而为优选矿井作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2021年11期 v.47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 李明;蒋一峰;张永宝;涂德军;田晓;吴祥;
鉴于输变电工程在我国基建中的重要地位,开发一种适用于输变电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4个方面分析影响风险作业的因素,建立多级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系统的风险评估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某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实证评估施工安全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输变电工程作业风险在人因风险、机械机具、环境风险、现场管理4个方面的风险评分分别为83.06、86.47、91.25、82.81,总评分为83.76,风险总体可控。
2021年11期 v.47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孙汉玉;张华;孙亚巍;
针对化工企业应急救援过程中危险区域人员实时位置和数量难以确定、安全巡检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厂内运输痕迹管理方面手段单一、事前预防能力弱及覆盖面不全、纸质信息查询与应用难、应急救援指挥信息掌握不全等问题,借助基于空间实时定位下化工企业应急救援平台构建及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化工企业应急救援平台的不断完善提供解决思路。
2021年11期 v.47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4K] - 田薇;阎江涛;胡建胜;唐萍;孔帅;金南辉;
为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全运行水平,结合循环流化床的具体结构及运行情况,研究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承压系统的部件分类及失效模式的划分方法,建立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半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风险管理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风险分析系统并展开了应用。结果表明:风险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提高了检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1年11期 v.47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王美娟;吴凌云;郭惠娟;毛林强;张文艺;
为了应对液态菌剂运输不便、容易变质、成本较高等问题,以体积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为保护剂,选取玉米粉、小麦粉、活性炭和稻草粉作为载体制备溶藻干粉菌剂,考察不同载体对溶藻菌的成活率及溶藻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确定干粉菌剂最佳载体组合,借助高通量测序分析干粉菌剂长时间存储过程中菌群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在玉米粉、小麦粉、稻草粉与活性炭4种载体中,最适宜的载体为活性炭,其制备的溶藻干粉菌剂质量最好,菌体成活率为145.53%,溶藻率为92.23%;常温避光保存溶藻干粉菌剂30 d后,活性炭菌剂最为稳定,变质程度最轻。
2021年11期 v.47 9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 吴江伟;楚金喜;吕丹;
随着中国水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及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大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和降低尾水色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重点对基于混凝沉淀工艺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利用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消毒药剂次氯酸钠,将原有混凝剂以季胺型阳离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脱色剂进行替换,对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后,"次氯酸钠预氧化+混凝沉淀"后色度去除率可达60%,经次氯酸钠强化脱色后去除率可达70%,在较小的改造及运行投入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021年11期 v.4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王睿;
脱硫废水呈弱酸性,Cl~-和盐含量较高,并含有COD、氨氮、多种重金属等污染物,腐蚀性强,对环境危害大,深度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难度大。通过分析脱硫废水传统处理工艺和零排放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烧结矿喷洒氯化钙溶液的特点,提出将脱硫废水蒸氨去除氨氮并采用晶种法强制循环工艺浓缩减量,将浓缩液替代氯化钙溶液喷洒烧结矿,蒸氨制取的氨水作为烧结烟气脱硝还原剂,蒸发冷凝水作为烧结生石灰消化用水,实现脱硫废水综合利用和零排放。
2021年11期 v.4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