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力;陈科旭;邱树永;陈宜华;
选取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960 m中段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无制冷情况下的不同入风温度及不同的风筒出口位置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出矿井巷道速度场及热度场分布变化情况及规律。分析了掘进巷道速度场分布规律及“回头热”现象的原因,研究了风源在有制冷与无制冷条件下巷道热环境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当风从风管射出后将形成贴附射流域、回流域及涡流域。风管与工作面越近,风流对工作面扰动越大,而射流域和回流域范围越小。(2)风源在无预冷条件下,各工况条件下巷道平均温度均超过30℃,且出现“回头热”现象。风源在有预冷条件下,各工况条件下巷道最高温度不超过28℃,巷道均未出现“回头热”现象。(3)巷道上侧风流温度高于下侧,风流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巷道上隅角附近。合理选择掘进巷道降温方法、制冷降温参数及优化降温系统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2022年10期 v.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苗威;吕孝飞;赵会军;
冷凝分离是重要的天然气脱水工艺,在对冷凝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时,过冷态水的表面张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过冷态水的气液界面表面张力等特性。采用Lammps软件,模拟获得了不同温度平衡态下液相水的密度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模拟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计算Y方向上的密度分布发现液相密度围绕着某个值进行振荡,并且在气液界面处幅度达到最大。以液相密度均值做比较,密度在280 K达到最大值,其他区域仍保持液相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规律。研究了温度为220~370 K范围内的过冷态水的表面特性,结果表明过冷态水的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与常温区域的表面张力温度曲线斜率不同,并在过冷区域,即温度250 K附近出现第2个拐点(SIP)。
2022年10期 v.4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丛顺;杜子文;董艺;
高空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较易发生意外坠落的危险,为有效降低高空坠落产生的致残致死概率,对目前各行各业已有的智能安全防护服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在高空作业施工领域,气囊式安全防护服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强大运行能力,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穿戴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当高空施工人员发生意外坠落时,智能安全服中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采集模块收集而来的运动参数信息,判断当前发生坠落危险,并通过安全提醒模块进行提醒,同时触发安全保护模块进入工作状态,保护坠落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智能气囊安全防护服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其在高空施工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2年10期 v.4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宋月超;武星军;刘文波;刘英杰;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工作直接关系乘客的出行质量和安全。但是评估工作复杂、多变,评估工作更是包括不少于100项的单项风险项目,整机风险评估和报告的自动生成均需对这些数据的反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数字化实现方式。首先,明晰安全评估软件的功能,选择合理的编程语言。其次,详细分析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的数字化实现方式。最后给出人机交互的界面,通过选择方式实现单项风险状况的确定,后台实现整机安全状况的评估和安全评估报告的自动生成。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数字化方式研究减轻了评估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安全评估的效率,为标准的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2年10期 v.4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齐福强;
基于运行风险视角,明确无人机运行场景概念及划分维度,进而确定风险可能度和危害度2个维度的风险因素。运用灰色理论确定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遮蔽保护能力等对无人机运行风险影响系数;分别构建运行风险可能度和危害度评估模型,最终确立以地面撞击风险事件死亡人数为指标的无人机地面撞击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在不同运行场景下,各类无人机运行风险度可跨越4~5个数量级,为达到相应的安全目标水平,在无人机研制和运行中需根据其运行场景进行相应的控制与管理。
2022年10期 v.48 17-2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宁浩淼;吕青青;叶继红;
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绿色能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LNG和其他化石能源消耗量的逐年增长,LNG储罐也在逐渐增多,石化基地也在增多,由于石化基地的特殊性,其建立需远离人群,近年来我国逐渐开始在远离人群的小岛上建立石化基地,这种海岛型石化基地有利于物料运输以及减小事故的危害性。对海岛环境下石化基地发生LNG储罐泄漏进行研究,利用重气云扩散和高斯模型对LNG泄漏扩散后的危险浓度区域进行划分,有利于园区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疏散,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2年10期 v.48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王太明;费维水;李茂;杨文广;
针对隧道在空洞缺陷下会对衬砌结构造成危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腰梯形应力面积等效方法对荷载结构模型进行围岩压力修正,对拱顶背后不同空洞大小下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洞缺陷会使空洞两侧出现应力集中和应力重分布现象,进行围岩压力修正的荷载结构模型相较于未修正荷载结构模型能有效的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更切合工程实际。不同空洞大小会导致衬砌结构承载能力发生改变,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变得复杂,隧道结构整体安全性降低。修正荷载结构模型下,拱顶背后空洞从20°增大到60°时,拱顶位置处轴力减小了48.3%;弯矩值增长了3.2倍,弯矩形态严重“外凸”;安全系数降低了81.3%。
2022年10期 v.48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刘斌;陈刚;袁浩;李志海;陈磊;马俐;
针对当前危化品仓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UWB的危化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构建了UWB系统定位硬件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Chan-Taylor混合定位算法来抑制危化品仓库中的非视距误差及多径传播因素的影响,最后基于Visual Stdio 2018环境采用C++语言完成了系统的开发。测试表明本系统可通过UWB定位标签实现仓库货物、人员、设备的实时定位管理,危化品堆垛运动轨迹及距离的实时监测,可以有效提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022年10期 v.48 32-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蒲李莉;王丁;王月明;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存在诸多风险因素,施工实践证明典型的影响因素有:土石方开挖风险、防水风险、管线风险和设备风险等4个一级因素,坑底破坏,勘察不准确,廊体土质沉降,周围建筑物破坏;管廊渗水,降排水系统不合格;管线摆放不合理、管线阀门、管件安装不合理,管线中可燃气体泄露或漏电导致火灾、爆炸;通风、照明、消防设施不完善,检测报警系统故障,管廊监测不及时等12个二级因素。因施工环境、施工水平、施工难度的不同,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运用文献统计和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价体系,行业相关专家对因素分别进行不同体系的评估和判断,并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风险元素的权重大小,进而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判断矩阵进行模型构建,得出各风险因素权重影响排序,从而确定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和依据。
2022年10期 v.4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宁杏芳;蒋奇海;杜金宝;杨洋;
锅炉埋管爆管是锅炉常见的事故之一。引起埋管爆管的原因较多,如腐蚀、磨损、结垢和膨胀不均产生拉裂等。结合宏观检查、光谱和金相分析以及化验数据对某热电厂2台流化床锅炉埋管发生爆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发现导致爆管的主要原因是锅炉水质检测监管缺失,尤其锅炉给水氧含量和冷凝回水不合格回水造成系统内沉积物的累积,同时锅炉排污系统不彻底造成埋管内沉积物堵塞也是导致爆管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同类锅炉的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2022年10期 v.4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陈少聪;徐世光;姚一鸣;马正逵;
云南某边坡经多次人工回填后,高度达到57 m左右,土体松软,抗滑力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首先使用极限平衡法为对照进行计算,得出该边坡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13。再通过使用Midas-GTS/NX软件里的SRM(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安全系数为1.14,符合基本稳定要求;在降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0.97,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对此边坡采取了抗滑桩等支护措施后再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支护措施后,降雨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为1.53,达到永久稳定状态。此案例可供从事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的研究者参考。
2022年10期 v.4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王智愚;朱杰;
氯乙烯作为职业性接触危害程度最高的化学物质之一,被列入高毒性物品的易燃易爆物质。在储存时,其常温储存下的蒸汽压力会高于标准大气压,在发生泄漏时,易于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基于氯乙烯具有的高毒性,运用ALOHA软件,研究氯乙烯在运输罐车中发生泄露的部位对毒气扩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模拟,找到氯乙烯最佳的储存温度,结果表明氯乙烯在发生顶部泄露时低温下储存状态良好。
2022年10期 v.48 52-5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严铁军;余刚强;张军;张利玉;
为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消除煤气管道漏点这一重大安全环保隐患,需停用原有的鼓冷煤气管道,并停鼓风机对新管道进行碰头。分析了在鼓风机停机期间焦炉作业存在荒煤气溢出、炭化室负压导致炉体受损、温度控制不当造成二次焦以及高温烫伤及中暑等安全环保风险,并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关可靠措施,整个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2022年10期 v.4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