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管理与咨询

  • 高处坠落事故习惯性行为原因重要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孙世梅;王哲;傅贵;

    为减少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和AHP法,分别从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3个方面,对习惯性行为原因进行权重对比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安全意识不高是影响不安全习惯性行为的关键因素;安全知识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知识,安全意识不高体现在对高处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习惯不佳主要与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程度相关。针对分析结果,从企业安全对策、作业风险监控、安全知识抽查等方面,提出预防工作人员不安全习惯性行为发生的对策,以减少事故发生。

    2020年09期 v.46 1-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船舶行业试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构建与研究

    王静;张会会;姜传炜;邓天勇;陈存;

    为评估船舶行业试验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高船舶行业试验成功率,根据安全系统原理分析船舶行业试验系统的安全影响因素,确定了试验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及对应取值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个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结合各类专家打分法确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取值;计算得到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值,确定船舶行业某项试验系统的试验安全风险等级。该评估系统采用数学计算方式实现了船舶行业试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定量化,为船舶行业试验过程的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2020年09期 v.46 5-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 基于HAZOP方法的大落差内河油品码头装卸工艺联锁控制研究

    吴子科;刘德奇;

    三峡工程蓄水后,位于蓄水区内长江上游内河码头(重庆地区)通常运行水位为145~175 m(吴淞高程),大落差水位影响码头油库的输油工艺安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油品泄漏等较大风险。以研究某油库码头工艺联锁控制为背景,提出了基于HAZOP方法优化川江地区大落差码头装卸工艺与后方油库储罐液位联锁控制,防止异常工况下码头输送油品发生泄漏,污染长江水体,可为川江地区大落差码头工艺控制系统提供不同维度的研究思路。

    2020年09期 v.4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精细化工企业承包商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张金起;任建锋;

    承包商是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也是事故频发的特殊群体,做好承包商安全管理对改善精细化工行业安全形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剖析当下精细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由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准入条件、夯实培训考核、强化作业管理、健全考核机制等5个方面构成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模式,并探索出承包商全过程安全管理流程,对规范承包商管理、实现安全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0年09期 v.46 13-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安全技术及工程

  • CNG长管拖车隧道泄漏扩散CFD仿真研究

    焦振涛;赵建平;

    CNG长管拖车是目前中近程压缩天然气道路运输的最主要输运工具。以CNG长管拖车在隧道环境下的突发性泄漏扩散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运用Fluent构建泄漏扩散模型,研究隧道风速、泄漏口径、后车间距对天然气泄漏扩散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越大越有利于天然气扩散,但是存在6 m/s的危险风速。天然气泄漏扩散危险区域随泄漏口径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后方车辆会阻挡天然气扩散,在后方车辆前部形成天然气堆聚区,导致浓度堆积,后方车辆应与其保持8 m左右安全车距。此次天然气扩散模拟研究可为CNG长管拖车隧道泄漏扩散事故抢险及救援提供理论支持。

    2020年09期 v.46 16-1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 城市内坚硬岩石大孔径浅孔控制爆破实践

    赵东波;陈怀宇;

    介绍了在某市区内进行的大孔径浅孔爆破实践,实践表明:大孔径浅孔控制爆破是快速、高效完成复杂环境坚硬岩石爆破的有效方法;控制个别飞石的主要途径是根据炮孔深度和炮孔直径,选择合理的炮孔装药系数和必要的防护措施。这种爆破法可为今后相同类型的岩石爆破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年09期 v.4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 民机货舱气溶胶燃爆特性的实验研究

    王伟;王坚;杨君涛;张永丰;任常兴;

    我国大飞机发展迅猛,民机货舱货物种类繁多且不乏含气溶胶易爆品,航空铝/镁合金新材料的应用对大飞机火灾防护提出新的挑战。采用全尺寸动态变压标准舱,构建接近真实货舱火灾应急变压和多种低压低氧环境,开展开放空间和货舱受限空间内气溶胶燃爆和细水雾灭火抑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民机货舱受限空间内与开放空间内燃爆及火焰传播机制不同,货舱内气溶胶燃爆火焰向前后方均发生爆炸传播,在开放空间气溶胶气云运动和燃爆传播均在喷射口前方区域且向前传播;点火能量越大气溶胶燃爆强度越大,民机货舱受限空间内气压越高气溶胶燃爆强度越高,低气压条件下空气密度和氧分压浓度较低,形成气溶胶体积较小且扩散不充分,燃爆获得氧气难度增大,燃爆强度降低。气溶胶燃爆受细水雾控制作用明显,细水雾不同触发阶段对爆炸影响作用机制不同,低浓度细水雾环境对燃爆有一定增强作用,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燃爆。

    2020年09期 v.46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2K]
  • 硼酸钙与三氧化二锑协同阻燃剂的性能研究

    陈晓渊;鄢友娟;

    新型阻燃材料的研发与优化对特种防火服装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硼酸钙(CB)是一类新型的硼酸盐类阻燃剂,通过对硼酸钙和三氧化二锑(Sb_2O_3)在环氧基膨胀型阻燃剂(IFR)涂层中的抑烟增效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材料添加CB和Sb_2O_3后的热释放速率、产烟率、烟雾指数和火灾性能指数均显著降低。同时,由于CB和Sb_2O_3的存在,比光密度显著降低。研究得出,CB和Sb_2O_3对IFR涂层的协同阻燃有较好的效果。

    2020年09期 v.46 28-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费式粒度对易燃金属固体包装分类研究

    浦征宇;武文韬;钱玉婷;

    易燃化工品造成的安全事故频发,对工业生产、管理及运输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不同费式粒度的易燃金属固体进行燃烧速率试验,得出费式粒度与金属固体的易燃性存在普遍性关系,即随着费式粒度的增大,金属易燃危险性也随之降低,为工业安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2020年09期 v.46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城市道路下金属矿山保护性开采方案研究

    梅志恒;张俊思;鲍敏;

    以大冶铜山铜铁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如何实施保护性地下开采以保障城市道路的建设和运营。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矿山采用胶结充填法时保护公路建设的最小安全开采高度,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020年09期 v.46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浅埋偏压土层隧道施工安全性浅析

    李扬;费维水;陈光杨;汪伟伟;薛挥杰;费建文;

    为了分析浅埋偏压小净距土层隧道的施工,运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依托重庆某浅埋暗挖隧道,对施工时及施工后围岩的变形及应力、内部支撑的受力及衬砌内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分析两种常用施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施工方法时,隧道围岩的变形及应力、隧道衬砌的内力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此特殊隧道来说,采用CRD法开挖才能有效地改善隧道偏压,减小围岩变形,有利于衬砌结构的受力。

    2020年09期 v.46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9K]
  • 钢质气管线覆土层厚度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

    何沫;郭霄雄;冯庆华;

    管线覆土层厚度检测是管线定期检验的重要环节,是防止管线泄漏发生的基础手段之一。在某些特殊地形管段中,管线深度可能超过30 m,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准确测量此类管段覆土层厚度,对保障管线安全、降低检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交变感应法管线覆土层厚度检测技术的两种方法,从技术原理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不同深度范围的精度情况,分析各自技术优缺点,最终提出双探头法和单探头法的适用范围,为油气管线覆土层厚度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09期 v.46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海底管线保护工程中的合理努力原则与合同执行和审计

    吴庆华;陈令克;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敷设在海底电缆的保护工程的实施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在工期约束和投资有限的条件下达到设计要求有一定困难。国内工程实践中尚无认识较为一致的解决办法。合理努力原则是国际工程中较为通行的一个基本方法,即依据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而尽可能完成预定的保护。在合理努力原则的条件下,工程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通过适当确定合同条件,以便于执行和后期的审计。通过国内某工程实例引入国际通行的合理努力原则,较好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可为国内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2020年09期 v.4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上承式拱桥设计方案对比分析

    张清旭;宁晓骏;陈旭;刘兴顺;李启萌;周兴林;韩朝辉;

    为了优化上承式拱桥的安全性能,提出了两种新型桥型,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参数化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飞燕上承式结构造型更美观,而刚架拱组合静动力性能更优,稳定性更高,在地震响应下结构更安全。所得结论为上承式拱桥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0年09期 v.4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职业健康

  • 棉尘暴露对棉纺织工人肺功能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石晶;桑亮;王宏伟;

    为了研究棉纺织工人棉尘暴露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对国内外棉纺织厂工人棉尘及内毒素暴露影响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棉尘中的内毒素是影响工人肺功能的主要原因,相关企业应重视对内毒素浓度的控制;棉尘的慢性影响可能对FEV_1值降低起到更大的作用,相关企业应重视工人长期肺功能损伤等慢性疾病的健康监护;相关企业对棉尘暴露工人可以每5年进行一次转岗换岗或者轮岗,以便使工人肺功能慢性损失得到一定的恢复;累积内毒素暴露与工人的FEV_1值降低之间存在5~10年的滞后期,相关企业应特别重视接触棉尘5年以上的工人的肺功能变化;吸烟会导致棉尘对肺功能负面影响的加剧,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对棉尘接触工人的禁烟教育。

    2020年09期 v.4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大气污染治理

  • 乌昌石区域耗煤行业排放特征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元雪婷;杨静;

    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2016年乌昌石区域耗煤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重点耗煤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16年区域耗煤行业消耗燃煤共5 852.94万t,SO_2和NO_x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为火力发电和热力生产供应业,PM_(2.5)和PM_(10)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冬季乌昌石区域现状排放下污染物扩散特征,评估重点耗煤行业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冬季空气质量的贡献情况。研究显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对区域的贡献占所有耗煤行业总贡献的90%左右。不同重点耗煤行业对区域冬季空气质量贡献明显不同,其中,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对PM_(2.5)贡献程度最大,并且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PM_(2.5)在区域南部地区的浓度值较高。研究最终提出针对耗煤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建议。

    2020年09期 v.46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1K]
  • 硅基介孔材料吸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效能研究

    李刚;华绍广;吴将有;

    介孔材料因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被广泛用于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分离。以西曲氯铵和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结构导向剂,气相二氧化硅为硅源,硅酸四甲基铵作为功能基团,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硅基介孔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脱附、红外光谱和热重等表征手段,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硅基介孔材料对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硫(SO_2)的吸附效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硅基介孔材料具有均匀表观、比表面积大、表面基团丰富和热稳定性强等特点;在优化条件下,其对烟气中SO_2的静活度可达32.1 mg/g。因此,硅基介孔材料对烟气中SO_2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实践应用潜力。

    2020年09期 v.4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水污染治理

  • 芬顿法预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吕丹丹;李昌;蒋稳;李凯;吴天;聂骥;

    江苏省某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存量渗滤液的COD和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差,渗滤液处理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工艺,后期的渗滤液水质变差导致膜污染严重。利用芬顿法对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小试试验,芬顿法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81.19%。对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芬顿法预处理渗滤液可以明显改善膜系统的运行情况。

    2020年09期 v.4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环境管理与咨询

  • 基于生态农业背景下的农村有机固废厌氧消化及资源化利用模式探讨

    刘学军;黄维;杨莎莎;

    从全面助力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美丽乡村战略的角度,提出高效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通过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实现农村有机固废的无害化处理。通过产业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固废—处理—产品—农业"的生态利用模式,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回馈于农业发展,在治理农村污染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

    2020年09期 v.4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电动修复红壤镉污染的正交试验研究

    肖惠萍;孙书琴;刘洋;李芳芳;赵先;

    为进一步探究电动修复工艺参数与效率、能耗间的关系,选取不同电压梯度(1,1.5,2 V/cm)、含水率(35%,45%,55%)、柠檬酸浓度(50,100,150 mmol/L)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电压梯度1 V/cm,柠檬酸浓度100 mmol/L,含水率45%的条件下,C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3.14%,且能耗最低(0.383 (kW·h)/g);柠檬酸浓度对电动修复Cd的去除率影响最大,电压梯度对电动修复Cd的能耗具有较显著的影响(p<0.05)。2 V/cm的电压梯度对能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了系统的电流强度和电渗流量。上述结论对指导场地重金属Cd污染的电动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0年09期 v.46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减压膜蒸馏法含硫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再生研究

    赵书华;霍达;王树立;李晓;崔佳伟;赵梦杰;

    减压膜蒸馏法用于天然气脱硫液再生,因其具有操作简便、节省空间、节能和污染少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石化生产企业的广泛关注。实验采用复合聚烯烃材料的中空纤维膜为含SO_2的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进行脱硫处理,探究膜蒸馏两大重要指标,即膜通量和截留率,与富液温度、流量和真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最佳条件下截留率的高低。研究表明,膜通量和截留率随富液温度、流量和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温度为50℃,流量为0.35 L/min,真空度为60 kPa的最佳条件下,截留率可达到0.93以上。

    2020年09期 v.46 85-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某F型燃气轮机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爱勇;舒喜;刘志坦;申智勇;王凯;李玉刚;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燃气机组NO_x排放标准会进一步趋严。摸清燃气机组的NO_x排放影响因素,对于确定燃气机组排放标准以及减排技术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对某电厂F型燃气轮机的历史在线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NO_x排放因素及规律,发现空气中水蒸气体积比与NO_x排放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与NO_x排放质量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通过提高空气含湿量、控制空气温度可以有效减少NO_x的排放。

    2020年09期 v.46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节能减排及综合利用

  • 关于矿井水相关概念与定义的探讨

    张楠;郭欣伟;李皓冰;

    我国矿井水相关概念定义涉及到5个部门的6项相关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2项,推荐性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概念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导致相关政策文件制定执行过程中易产生概念混淆,造成统计数据误差较大。通过对矿井水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存在疑问融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件要求,统一各部门统计口径,规整矿井水量、矿井水可利用量、矿井水已开发利用量、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的概念定义,尽可能缩小统计数据的差异,有助于水资源调查、管理工作,提高区域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

    2020年09期 v.46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面向绿色产品认证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陈二蒙;田晓飞;王宏涛;宋豪达;

    为了研究绿色产品不同评价指标对评价样本分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种采用粗糙集理论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来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和约简的方法,综合LCA物料清单和实际需要初步筛选出若干个指标建立指标集,针对不同级的指标设立梯度评价方法进行产品认证分级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产品分级方式,有效地减小了评价过程的工作量,增强了方法的实用性。通过上述方法,以空调产品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企业产品认证提供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法。

    2020年09期 v.46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通钢转炉含铁尘泥的回收利用

    曾庆炜;张永旭;

    钢铁冶炼过程产生的各种固废的回收利用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降本增效、提高钢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钢年产生约10万t炼钢转炉OG泥和除尘灰,目前主要以作为辅料返回烧结利用为主,含铁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通钢根据自身的工艺特点,新建一条冷压球生产线,将转炉OG泥和除尘灰制成冷压球,代替烧结矿作为转炉的冷却剂和造渣剂,提高了转炉固废的回收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年09期 v.46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