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基于风速风向对氯乙烯气柜泄漏事故模拟分析

    徐一旻;杨诗画;李亚莉;

    针对危化品泄漏之后容易引起爆燃事故的问题,从风速风向2个维度,借助有害大气空中定位软件ALOHA模拟内蒙古某化工企业氯乙烯气柜泄漏引起的蒸汽云爆炸事故和毒气扩散事故,同时将事故伤害范围在卫星云图上呈现,为氯乙烯气柜泄漏事故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2022年08期 v.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以常州市为例

    周思宇;黄安麒;吴洁;王莹;卢舒婷;邢志祥;

    围绕致灾源危害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3个层面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常州市各区域为研究对象,统计人口密度、人均GDP等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实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借助ArcGIS软件绘制风险分布示意图。研究结果显示常州市新北区风险等级为“较大风险”,金坛区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其余区域为“一般风险”,为其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2022年08期 v.48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肇兴侗寨“5·4”火灾调研及数值模拟分析

    卫文彬;王帅;孟天畅;

    以肇兴侗寨“5·4”火灾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总结了火灾原因及扑救经过,勘查测定了着火房屋的建筑尺寸。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对火灾蔓延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现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发生380 s后,起火房间内发生轰燃现象,内部的平均温度快速上升至约1 000℃;火灾发生600 s后开始进入失控燃烧状态,整体火灾规模达到了175 MW以上。

    2022年08期 v.48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与传统聚苯板燃烧性能对比分析

    欧阳的华;晏皓昱;郭志勇;姜涛;刘成奎;

    保温材料的火灾燃烧特性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应用于建筑市场,为探究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SEPS)的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采用锥形量热仪对石墨聚苯乙烯保温板与传统聚苯乙烯保温板(EPS)的燃烧特性参数及火灾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SEPS的点燃时间为349 s,明显滞后于EPS;SEPS的平均热释放速率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分别为21.18 kW/m~2和0.007 4 g/s,约为EPS的3/5;其生烟速率、总生烟量均低于EPS,通过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SEPS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明显优于EPS。

    2022年08期 v.4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基于FRAME法的酒店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模式研究

    龚美玲;毛占利;张帝;任建行;

    首先通过FRAME法对酒店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建立公众责任险费率浮动模型;其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评估对象的预期伤亡人数;最后基于模糊数学法和评估等级确定累计赔偿限额并进行实例应用,该研究可为保险公司科学合理厘定保险费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2年08期 v.4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基于Petri网的船舶海上加油作业过程建模与安全分析

    温福妍;盛进路;于敏;

    为了更好保障水域清洁,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从船舶海上加油的实际过程出发,通过Petri网基础理论与船舶加油特征匹配构建船舶海上加油作业过程模型,采用关联矩阵的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化求解表达和网结构性质的确定,最后得到存在安全隐患的节点,对船舶海上加油作业过程提出相关建议。

    2022年08期 v.4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复杂地形高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王一昊;刘晓龙;李强;姜雪;凌晓东;党文义;于安峰;

    对酸性管线泄漏风险进行分析,识别管道薄弱环节和泄漏类型,运用CFD软件模拟演示泄漏场景,分析泄漏可能造成的后果。通过CFD模拟得出泄漏的高危风险区域及整体波及范围,给出可能的事故后果并提出改进措施。根据模拟分析,可以为企业的酸性气输送识别现有风险并制定安全预案,从而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022年08期 v.4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某高校食堂应急安全疏散模拟研究

    杨甜甜;万杰;蒙晓妍;

    为研究高校食堂的应急安全疏散问题,以西安某高校食堂为研究对象,借助疏散软件(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出口使用率等情况,改变建筑物内部参数,并与初始模拟情景总疏散时间、出口使用率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增加一个三层直达一层扶梯)较初始情景总疏散时间减少了约30.7%,并且疏散楼梯、各个出口的使用率较初始情景大幅提高;用优化方案获得了最有效的疏散路径,避免逃生人员拥堵在同一路径或出现反向绕远的情况,有效提高该建筑的应急疏散效率。

    2022年08期 v.4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民航客舱人员疏散优化设计研究

    何语童;朱杰;

    基于民航客舱事故后人员疏散效率的重要性,对A320客机不同事故场景下的人员疏散过程采用定量的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因素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调整紧急逃生门位置能节省近51%的疏散时间,过道宽度为0.7 m时较为合理,能节省7 s疏散时间。给出了紧急逃生门位置调整及过道宽度改进的具体方案,以期为飞机事故发生后人员疏散提供思路,也从人员疏散的角度为飞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给出了建议。

    2022年08期 v.4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 基于多种评估模型耦合的区域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韦泽铭;刘峰;邬骞;陈晨;

    为了进一步提升政府对区域风险针对性的管理,探讨了区域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了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法与综合风险评价模型相耦合来计算区域风险值,对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企业的区域进行了风险评价。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当地政府对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企业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022年08期 v.48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面向化工企业安全系统的整体涌现性进路

    罗通元;辛倩;

    为了对化工企业安全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利用系统科学中整体涌现性相关理论,对化工企业安全系统的整体涌现性进行度量,用以直观显示系统运行状况以及安全性能。首先对系统整体涌现性、指标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整理。然后结合涌现理论与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化工企业安全系统整体涌现性的来源、产生机制、结果。其次根据化工企业安全系统的整体涌现性特性,构建化工企业安全系统整体涌现性度量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整体涌现性的度量模型。最后进行实例验证,了解某化工企业概况,结合其安全评价的报告,应用构建的模型度量该企业安全系统整体涌现性,并根据度量结果,对系统进行评价。

    2022年08期 v.48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安全管理与咨询

  • 煤化工园区内外部安全信息共享模式建设研究

    赵鹏飞;王念祖;

    为了提高煤化工园区的生产安全水平和应急能力,消除“邻避效应”,为园区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系统阐述煤化工园区安全信息共享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煤化工园区内部安全信息共享模型和外部安全信息共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信息共享对于提升煤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水平、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煤化工园区内部应该从部门纵向角度、部门横向角度、员工角度建立安全信息共享模型,保障安全信息畅通,提升园区安全管理效率,提高员工的安全能力;煤化工园区外部要与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媒体及社会公众间构建安全信息共享模型,形成全面有效的安全监管,提升事故救援效率,降低事故危害与损失。

    2022年08期 v.4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真实型领导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牟秋爽;芮雪琴;

    为研究真实型领导与矿工安全行为的关系,特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出发,引入自主需求满足、能力需求满足、关系需求满足这3种心理需求满足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山西省和黑龙江省2家煤矿企业的247份矿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心理需求满足与矿工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正向影响矿工安全行为;矿工自主需求满足、能力需求满足、关系需求满足在真实型领导与矿工安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2022年08期 v.48 58-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路昊;熊佳琪;汤骥;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车间成为工厂生产的主体,化工企业大力发展自动化生产,使得化工电气设备呈现多样化,造成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促使化工原料、中间品、产品及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化工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不良影响增加,诱发各类安全隐患,易造成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从人、物、环3个方面对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进行细致研究,探讨减少化工企业电气事故和规范化工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8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数据驱动的安全思维对航空从业人员学习方向影响研究

    高平;周秀婷;师尚红;

    对安全思维、数据收集和分析、学习,对安全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现存的2种安全思维模式的特征和优劣,论证了安全思维对数据驱动的决策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民航飞行品质监控(FOQA)基站监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全Ⅱ型思维能够为分析和学习数据开辟全新的途径,结果表明,收集和分析大量未被利用的数据,用于不安全状态和行为的识别、收集及解释,是了解安全全貌的基础,扩大学习的机会和频次,有助于认识并解决当前系统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障碍。

    2022年08期 v.48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内河水运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

    王文李;

    为了更好地分析船舶、人、运输对象、航线环境、管理等5个基础性要素共同引起内河水运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行为框架,提出了内河水运安全生产管理影响因素的三级指标体系。采取灰色分析模型进行关联度分析2016—2019年闽江水运交通行政处罚案件和预测2020年的案件,进一步据此提出相关改革对策。结果表明:通过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闽江水运经济呈现经济结构性单一、市场人力资源短缺、企业反应机制被动、船方管理措施缺位、问题点高度集中的五大特点,需要系统强化闽江水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能力;根据白化加权灰色关联度和方差灰色关联度排列,干扰闽江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仍是人为作用下的综合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多种灰色预测模型,高精度预测了2020年闽江水运的行政处罚案件情况,同时必须提升内河水运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管理能力,并有效规范闽江水运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船舶因素、航线环境因素和运输对象因素的正常秩序。

    2022年08期 v.48 69-7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职业健康

  • 一种等效40h声级的计算方法探讨

    朱灿松;华超;

    对于工作场所噪声“每周40 h等效声级”的标准计算需要提供一周中岗位人员每一个工作班的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这对检测操作要求较高。针对此问题,笔者推导出“等效40 h”计算公式,拟在解决每天噪声相对稳定的的情况下,准确、快速地进行周40 h等效声级计算。笔者对理想状况下,新公式与标准公式“每周40 h等效声级”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一般情况下不同计算方法产生的误差值。结论是通过该计算公式,可解决噪声相对稳定时非标准工作制(即非每周工作5 d,每天工作8 h)情况下的噪声计算问题,减少因错误套用公式带来的误差,也给监管部门根据当天的检测数据快速进行判定给出了一定依据。

    2022年08期 v.48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大气污染治理

  • 农产品加工业酵母废气处置新技术及应用

    徐尧;卢国炜;

    传统农产品加工业酵母尾气处理均采用湿法水膜除尘工艺,针对湿法工艺净化效率低、能耗高、无法达标排放、二次污染等缺点,首创性采用了顶部垂直进风袋式除尘方案,实现了该工艺烟气湿法洗涤改为干法过滤的“湿改干”工艺。从酵母烟气高效气固分离新装置、样机研制与热态试验、气流分布模拟3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工业化应用案例进行了介绍分析。

    2022年08期 v.48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细烟尘脉冲电晕净化实验研究

    吴娜娜;孙少锋;付思雨;罗开阳;易高翔;唐小妹;常玉锋;石零;

    用微秒级脉冲宽度和纳秒级脉冲电压电晕放电方法和颗粒计数测量原理,通过变量法研究了脉冲电晕场的脉冲宽度、脉冲频率与超细烟尘去除效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脉冲宽度的增加可以提高除尘效率,臭氧的产生导致除尘效率的降低。相比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较大,在实验参数范围内,脉冲电晕场对超细烟尘(d_(50)=0.3 m)的净化效率能达99.5%以上。

    2022年08期 v.48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某球团厂配套烟气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工程粉尘治理难点分析

    陈亮亮;胡凯;

    结合某球团厂的工艺特点,对球团烟气系统流程、工况、粉尘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粉尘治理的难点和实际工程中如何通过在球团主电除尘器、脱硫塔、湿式电除尘器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除尘措施来提高粉尘除尘效率,最终实现粉尘颗粒物的超低排放,对其他类似工艺球团烟气的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2022年08期 v.48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土壤修复

  • 秦岭北麓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

    孙晓寅;孙永昌;王婷婷;曹书苗;白露;韩操惠;

    针对秦岭北麓潼关县矿区周边土壤污染进行现场调查、样品采集及样品中Zn、Cu、Pb、Cd、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为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污染风险评价。秦岭北麓潼关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d、Pb污染明显,土壤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处于重度危害程度。以农用地土壤污染筛选值为标准,计算得到Zn、Cu、Pb、Cd的累积超标率分别为10.53%、52.63%、94.74%、100%,Cr含量未超标。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顺序为:Cd>Pb>Cu>Zn>Cr,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强度由强至弱顺序为:Cd>Pb>Cu>Zn>Cr,其中,Cd污染占绝对主导地位。潼关县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较强,对周边土壤环境构成威胁,矿区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2022年08期 v.4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固体废物处理

  • 湿垃圾与剩余污泥共消化混合比对产甲烷特性研究

    王川;张亚宁;欧阳创;

    探讨剩余污泥与湿垃圾共消化改善湿垃圾厌氧产沼性能的可行性,共设置体积比为10∶0、8∶2、5∶5、2∶8和0∶10的5组实验,对比分析沼气产量、沼液理化特性、有机降解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垃圾厌氧消化系统沼气产量随污泥添加比率的增加而下降,同时其对湿垃圾厌氧产沼改善作用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优配比为湿垃圾和污泥5∶5。厌氧消化过程会导致各实验组pH值和总溶解性固体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减少,且随着污泥添加比例的增加,其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污泥的添加会显著改善湿垃圾厌氧消化系统的种群结构,导致产甲烷路途发生改变。这些结果表明污泥的适当添加有利于改善湿垃圾厌氧产沼性能,但添加比率不能超过50%。

    2022年08期 v.48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粘土衬层压实度对农村垃圾填埋场防渗性能影响研究

    袁续胜;吴小卉;孟棒棒;岳波;高红;张颖;闫敏婕;

    为了解垃圾渗滤液在不同压实度粘土衬层中的迁移扩散规律,选取了铁门岗乡土样模拟农村垃圾填埋场粘土衬层、并选取稀释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模拟农村垃圾渗滤液,采用室内土柱淋滤实验模拟渗滤液在衬层中渗透过程,分析了渗滤液在通过不同压实度土柱时的渗透能力与污染物的削减情况。结果表明:(1)粘土层压实密度与渗透系数呈负指数函数增长关系,压实度达到93%后,压实度对渗透系数影响较小。(2)粘土层对CODcr,NH_3—N的吸附效果随着压实度增大而增强。其中粘土层渗透系数与CODcr,NH_3—N渗出率呈负指数函数增长关系。上述结果为农村垃圾填埋场各类压实度的粘土衬层应用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8期 v.48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水污染治理

  • MAP法预处理酒厂厌氧出水的研究

    彭秋菊;杜颖;李亚敏;梁雄;杜亚光;

    为了高效去除酒厂废水中的氮、磷,改善好氧处理过程曝气盘和管道等结垢问题,提高废水中N、P、COD的去除率,探讨了鸟粪石(MAP)法对废水中N、P、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镁作为镁源药剂最合适,不增加系统盐分,其最佳反应参数分别为:镁磷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0 min,沉淀时间为30 min,酒厂废水总磷、磷酸盐、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6.4%、96.9%、40.9%和59.5%,氮磷去除效果好。XRD分析结果表明,沉淀物中主要物质是鸟粪石(MgNH_4PO_4·6H_4O),经检测得到沉淀物中鸟粪石的纯度为88.7%。

    2022年08期 v.4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