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技术及工程

  • 隧道内燃气爆炸荷载研究综述

    孙文盛;杨石刚;蔡炯炜;杨亚;

    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内典型爆炸事故的统计以及槽罐车事故模式的分析,指出了隧道爆炸事故的主要爆炸危险源。针对气体爆炸的特点,从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梳理了隧道等长直泄爆空间内燃气爆炸荷载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

    2021年08期 v.47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双塔高层建筑基础及顶部连廊隔震结构设计

    刘大路;周立超;潘文;赖正聪;李永春;张田庆;

    以某地区大底盘双塔高层顶部连廊结构工程为例,针对基础采用有、无铅芯钢板叠层橡胶隔震支座(LRB、LNR)、顶部连廊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FPS)的隔震结构,阐述了分析设计方法,对结构在8度(0.20g)多遇、设防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分别对1号塔楼和2号塔楼及整体模型隔震前后的层间剪力比、倾覆力矩比进行了对比验算,并补充了三向罕遇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及温度变化下的隔震支座位移。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明显隔震效果,在地震和温度应力作用下隔震结构各项抗震指标均得到大幅度衰减。

    2021年08期 v.47 8-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 氢能源动力轻轨车辆基地火灾爆炸风险评价

    李庆升;贾运亮;詹文田;陆继荣;曾嘉伟;张新;

    采用Dow火灾、爆炸指数法,对氢能源动力轻轨车辆基地内停车列检库、月检临修库和洗车库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火灾爆炸指数、暴露半径、暴露面积以及财产损失等数据,定量分析了车辆基地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为氢能源动力轻轨车辆基地的设计、运营和风险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2021年08期 v.4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 不同火源位置对封闭火区气体分布的影响规律

    吴佳平;牛会永;鲁义;李石林;

    为分析火源位置对封闭火区内气体分布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气体分布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封闭火区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性,以确定进风侧防火墙位置。结果表明:火源处在封闭火区内不同位置时,会对火区中的气体浓度和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火源位置距离进风侧防火墙越近时,火区内甲烷的积聚量越少,且由漏风导致的封闭火区内氧气浓度较高区域越小,对后续的封闭火区灭火和启封越有利,因此进风侧防火墙应尽量靠近火源建立。

    2021年08期 v.4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 关于混凝土叠合梁浇筑方案的研究

    李旭;王东;孙武卫;彭博;刘运龙;

    大体积混凝土梁浇筑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由于体积过大出现的变形,进而造成梁下支撑的脚手架在搭设时,出现安全隐患和经济性差等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结合工程实例,对叠合梁采取分两层浇筑的方式,确定合适的先浇高度,以改进搭设梁下支撑间距和缩短支撑拆除时间。

    2021年08期 v.4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强风化花岗岩隧道二次衬砌支护时机研究

    杨平;张成良;邱坚;叶丹勇;赵任旭;李鹏;

    通过应用RFPA软件分析不同尺寸下强风化花岗岩的岩体变形特性、破坏规律及声发射特征;在隧道开挖过程中通过埋设应力计、位移及声发射仪监测隧道的变化特征,分析开挖过程中岩体应力变化规律、位移变化规律及声发射特性,通过对比数值分析结果,确定了强风化花岗岩的二衬支护时机,并经现场验证,证明了二衬支护时机合理性。

    2021年08期 v.47 25-3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9K]
  • 变压器油蒸气爆炸与泄爆过程数值模拟

    赵欣宇;杨黎波;董一夫;付万璋;吴俊;徐启明;任家帆;

    变压器油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在高压电弧激励下会产生蒸气进而导致变压器爆炸的重大事故发生。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变压器油闪蒸后发生的爆炸与泄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爆炸TNT当量分别为0.2 kg、0.6 kg、1.0 kg及顶部泄爆口面积分别为0 m~2、2 m~2、5 m~2的不同工况,并对抗爆门上的压力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随着爆炸前可燃气体量的增加,抗爆门上所监测的最大压力逐渐增大;有泄爆口的工况与密闭空间相比抗爆门上的超压有所降低;但随着爆炸当量的增加,小面积泄爆口泄爆效果不明显。

    2021年08期 v.47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7K]
  • 采用粘滞阻尼器的某口腔门诊楼消能减震设计

    白谨玮;潘文;张田庆;

    某口腔门诊楼运用了粘滞阻尼器进行该门诊楼消能减震设计,该门诊楼位于云南省的某高烈度地区,在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原结构模型并添加粘滞阻尼器建立减震结构模型以及对采用了消能减震器的结构整体进行了分析时运用了PKPM和大型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在其分析之中包含了多遇地震与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弹性分析与塑性分析。根据预期的水平地震力和位移控制要求及耗能参数,估算结构的附加刚度和附加阻尼比,选择合适的耗能减振器类型并配置在相应位置。运行分析之后提取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在遭遇不同的地震作用下,该结构由于添加了粘滞阻尼器从而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下发挥了良好的耗能能力,保障了门诊楼主体结构的安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021年08期 v.47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0K]
  • 有压热闷罐内可燃气体爆炸原因分析

    胡天麒;吴龙;郝以党;刘永蓓;

    通过现场试验检测热闷过程中的可燃气体种类及其热闷过程中在罐内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有压热闷过程中的爆炸问题提供了数据依据。

    2021年08期 v.4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 钢桁梁及辅助设施施工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研究

    曾杨;盛进路;范晓飚;

    对钢桁梁及辅助设施施工阶段常见的事故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出基于证据理论的钢桁梁及辅助设施施工安全性评估模型,将钢桁梁及辅助设施施工过程中影响船舶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进而分析钢桁梁及辅助设施施工过程中的致因因素,起到提高安全防范的作用。

    2021年08期 v.4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某高校教学楼火灾烟气运动规律与避灾仿真研究

    李莹莹;谷雷;王志帅;

    以某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利用Pyrosim结合Pathfinder软件进行火灾烟气运动规律和避灾仿真研究,以期获得火灾发生后各层人员的最佳疏散路径,从而有效避险。结果表明:火灾产生的烟气会沿着走廊向外扩散,并沿着楼梯向相邻楼层蔓延,高层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该教学楼在此次模拟中最佳逃生路线为教学楼东紧急出口。研究结论对高校教学楼火灾的防控和人员的安全疏散具有指导意义。

    2021年08期 v.47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1K]

安全管理与咨询

  • 消毒剂类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技术解析

    万敏;刘宝;范玉;

    从分析消毒类危险货物的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的通用要求,完成了消毒类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技术分析。总结了消毒类危险货物包装的技术要求、有限数量和例外数量特殊要求、危险化学品危险信息要求,为其运输安全把关提供风险预警和技术支撑,以降低消毒类危险货物的运输风险。

    2021年08期 v.47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智慧支撑平台建设研究

    赵远飞;李勇辉;姚永玲;朱星宇;刘柏军;

    为解决广大安全生产工作人员普遍面临的法定依据获取渠道少、变更信息获知不及时、翻阅查找不方便、条款引用易遗漏,以及实际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专业知识获取途径有限、技术手段过于主观等问题,提出应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构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检查内容、事故案例、MSDS五大基础知识库,通过文本结构化和数据挖掘,深度关联五大基础知识库,探索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智慧支撑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搜索法定依据条文、一键生成安全检查表和事故隐患分析报表,智能追踪生产安全事故规律。平台在广东省大型国企的示范应用取得了初步成功。

    2021年08期 v.47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 油库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选取及效果研究

    王其磊;

    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的有效建立可以为油库的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为了有效改善油库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赋权,从油库运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管理缺陷及应急体系建设分析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构成以外部环境、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及生产保存设备为主线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体系。结合基于信息熵的方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依据权重计算函数及改进模糊物元模型对油库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确定。结合实例进行验证表明:采用基于熵权与模糊物元模型结合确定权重的方法,优化风险评估模型,削弱权重数据极值产生的影响,能将多源数据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减小主观误差,对油库风险等级进行合理评估,评估效果与检查分析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1年08期 v.4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管控

    胡敏;王红汉;李辉;董谦;朱灿松;

    为预防和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避免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在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特点、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4项风险管控措施,即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辨识分析、深化专项教育培训、落实作业安全投入,为企业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控工作提供新思路。

    2021年08期 v.47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大气污染治理

  • 高温对机织布玻纤覆膜滤料耐折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毛颜波;柳静献;毛宁;

    为研究机织布玻纤覆膜滤料耐折性能,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下高温老化对机织布玻纤覆膜滤料耐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加热时间延长,滤料耐折次数下降趋势明显,2#滤料耐折次数随温度和作用时间下降趋势最明显。红外光谱结果也表明,900~1 200 cm~(-1)频段内透射率随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即耐折次数与玻纤官能团对应的频段处透射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因此,在现场使用中应控制温度,避免机织布玻纤滤袋在高温工况下工作。

    2021年08期 v.47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200 MW燃煤机组脱硝超低排放改造方案研究

    张立娟;马晓辉;刘立;

    电厂通过加装催化剂进行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并对各设备进行冷态优化后,需要对喷氨格栅进行热态调整优化,以提升氨氮的混合均匀性和匹配性。本试验通过在一定工况下热态调整喷氨格栅各支管节流阀的开度,来控制出口氮氧化物的不均匀度,从而保证氨氮混合的均匀性,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2021年08期 v.47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水污染治理

  • 基于大中型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的优化研究

    叶昕;李善庭;王春兰;杨喆;

    对雨水径流调蓄池常用的几种冲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将门式冲洗结构和真空冲洗结构有机结合,提高冲洗能力和雨水调蓄功能的方法。

    2021年08期 v.4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护城河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王盛勇;尹晓芳;杨巍;韩青青;

    推进城市内河生态治理,塑造城市滨水景观,已成为提升城市宜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湖北省应城市护城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着重从截污清淤、污染水体治理和滨水景观设计等方面探析了城市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实践。

    2021年08期 v.47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环境管理与咨询

  • 红土作为废物处置场衬垫的研究进展

    牛凯佳;张家明;

    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岩土特性、渗透系数、吸附性能和化学相容性方面总结了红土作为废物处置场衬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探讨红土作为废物处置场衬垫的适用性。在岩土特性方面,红土的密度大、细粒含量高,大多属于低塑性无机粘土,其粘粒和细粒含量、密度、液限和塑性指数均满足衬垫材料的土壤特性要求。红土的孔隙发育、孔隙比大,但以小孔和微孔为主,孔隙具有较强的吸附水的能力,因此红土的渗透系数极低,大多都小于1×10~(-7) cm/s,可以作为水力屏障材料。红土对废水中的氟化物、硫酸盐、铅、镉、砷、汞等污染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降低废物处置场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渗滤液与红土反应不会导致红土的渗透系数明显增加,表明红土与渗滤液具有化学相容性。因此,红土可作为理想的天然屏障材料。

    2021年08期 v.47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 BLM对不同类型金属生物毒性的差异性分析

    肖皋艺;杨光;

    从必需/非必需金属以及金属价态两个角度,分析了BLM预测不同类型金属生物毒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必需金属的生物毒性大多要弱于非必需金属;金属对陆生生物的毒性顺序大多为:Cu>Cd≈Ni>Zn,而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顺序大多为:Cd>Cu>Zn;必需金属Cu和Zn的最大吸收通量(J_(max))数量级大多在10~(-12)~10~(-13) mol/(g·s),而非必需金属Cd、Ni等的J_(max)数量级大多在10~(-13)~10~(-14) mol/(g·s)。(2)三价金属的生物毒性大多强于二价金属;三价金属的J_(max)数量级大多在10~14 mol/(cm~2·s),一般低于二价金属的J_(max);三价金属的亲和力常数logK值大多在7 L/mol以上,大多高于二价金属的logK值。

    2021年08期 v.47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

  • 醇基燃料在烟草工业化烘烤中节能环保效果研究

    刘兆宇;罗会龙;陈颐;邹聪明;

    目前我国烟草烘烤普遍采用密集烤房烘烤,在工业化密集烘烤中,针对燃料消耗和烟气污染排放问题,引入醇基燃料替代传统的燃煤及生物质颗粒燃料,进行醇基燃料密集烤房与传统燃料密集烤房的烘烤对比试验,通过烘烤过程中烟气排放检测和烤后能耗成本分析,评价醇基燃料节能环保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醇基燃料进行烘烤,1 kg干烟成品燃料消耗量最低,较燃煤降低了48%、较生物质颗粒降低了55%,同时1 kg干烟成品烘烤成本较燃煤降低了4.1%,较生物质颗粒降低了14.8%。排放的烟气中不含有烟尘和SO_2,NO_x和CO排放量较燃煤分别降低了84.7%、99.7%,较生物质颗粒分别降低了80.7%、93%。因此,醇基燃料在烟草工业化烘烤中节能环保效果明显。

    2021年08期 v.47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 不同影响因素对地道通风降温效果的模拟研究

    孟晓静;卢棒棒;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Fluent,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地道通风的降温效果,分析了不同地道长度下送风速度、送风温度、横截面形状及管道布置对地道出口温度、节约冷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送风速度的增大,尽管冷却效率降低,但总的节约冷量有明显的增加;送风温度越高,地道进出口温差越大,降温效果越明显,对应节约的冷量也越大;横截面为长方形时出口温度最低、节约的冷量最大;双管布置节约的冷量要比单管布置大,但双管布置比单管布置的送风量增加了1倍。研究结果为地道通风设计提供指导。

    2021年08期 v.47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 县域垃圾分类方案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

    朱齐艳;万迎峰;王涵;鲍仁冬;吴雪莲;

    结合县域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县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设计方案中需关注的重点和垃圾分类实施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县域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供参考。

    2021年08期 v.4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