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山岭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曾嘉伟;杜召华;曾威;肖帅;陈晓勇;曹卫平;

    为探讨山岭隧道火灾下烟气蔓延特性,对不同火源功率与纵向通风风速下,隧道内的温度、CO浓度及能见度分布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拱顶下方温度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为先上升后进入稳定阶段;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火源上游高温区域逐渐缩小;拱顶下方CO浓度沿隧道纵向逐渐降低;当纵向风速在4 m/s以上时,烟气几乎不向火源上游蔓延;在2 m高度处,火源上游区域在纵向风速为2 m/s以上时能见度均大于10 m;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隧道内拱顶下方温度及CO浓度曲线拟合公式。

    2023年06期 v.4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0K]
  • 基于BFGS-BP神经网络岩爆分类研究

    郭文强;罗军尧;

    BP神经网络模型是岩爆预测中的常用模型,为了强化预测效果,选取BFGS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选取应力系数■、脆性系数■和弹性能量指数W_(et)作为预测指标,国内外46组案例作为样本库,分别建立BFGS-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验证其优化效果,将建好的模型用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和秦岭隧道加以检验,得到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2023年06期 v.4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 YOLOv4算法在加油站卸油人员离岗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武熠明;徐明智;幸贞雄;周远生;姚宗泉;

    为督促卸油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履职尽责,坚守岗位,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YOLOv4机器学习算法的卸油人员离岗检测方法,通过实时检测卸油口状态和现场作业人员数量,判断人员是否离岗。对检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卸油口状态、追踪卸油过程中的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较好地检测到人员离岗行为。

    2023年06期 v.4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 MLS安全评价法在油管输送射孔作业中的应用

    杨浩;何君毅;

    介绍了油管输送射孔技术特点及作业要求,优选出MLS安全评价法对其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合施工步骤,开展各个操作步骤中的危险因素分析。确定了危险因素的个数、发生的频率分值、危险因素可监测与可控制状态,后果严重度等评价参数,通过MLS定量计算得出危险因素的评级结果。最后,根据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分析事故后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给出有针对性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以达到消除危险因素的目的。

    2023年06期 v.49 15-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基于复杂网络的燃气管道事故风险演化研究

    徐一旻;汤学文;郭慧超;

    为研究燃气管道事故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性,首先收集156份燃气管道事故案例,基于“4M理论”,从人的因素、设备设施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4个方面确定了30个风险因素;运用Gephi软件构建燃气管道事故风险演化网络,并分析网络节点的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和PR值,确定关键节点并对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应急处置不当、误操作、违章操作、管道腐蚀以及监督管理不足是导致燃气管道事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应控制这些关键风险因素,切断风险演化路径,防止燃气管道事故发生。

    2023年06期 v.49 19-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基于小波包能量谱和希尔伯特变换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

    王新颖;林振源;冯珊珊;胡磊磊;徐拓;刘岚;陈海群;

    为了及时检测输油管道泄漏缺陷以减少输油泄漏事故的发生,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WPT)能量谱和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的输油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改变阀门开度模拟不同泄漏程度的管道泄漏;其次,选取小波包阈值对采集的信号去噪,获得实际有效信号,并用WPT能量谱变换将有效信号分解为频段能量谱,过滤掉不含泄漏信息的频段,保留有效频段;最后,利用Hilbert进行有效频段的谱分析,提取泄漏源信息,实现对管道泄漏工况的诊断分类。结果表明:输油管道泄漏检测平均误差在3%以内,诊断准确率达到95%,与直接Hilbert变换方法以及单纯WPT能量谱分析法相比,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2023年06期 v.49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1K]
  • 多视角下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事故统计特征分析及变化

    马亮;曹东强;查俨卿;郭慧敏;姜柏林;李刚;

    为有效扭转房屋建筑施工事故的严峻态势,并为事故预防提供理论支撑,收集了2015—2020年986份房屋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将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对事故发生的时间、类型、致因物、施工活动、地区、相关方、死亡人员年龄、原因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主要规律和特征如下:(1)华东地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居全国最高,分别占全国总数量的42.5%和41.9%,其次分别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最低为西北地区;但从相对指标的区域千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死亡率来看,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较高,最低为华中地区。(2)随着建筑工人平均年龄的增加,事故率也随之增加。(3)事故原因集中在劳务分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占比为52%。(4)按照每日时段分布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出驼峰曲线特征,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集中于7:00—11:59和13:00—17:59。

    2023年06期 v.4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 基于小波去噪-卡尔曼滤波的供水管网爆管检测

    张璟;杜坤;许丁;李同涛;薛瑞娜;

    在应用卡尔曼滤波进行爆管检测时,若受到监测误差、用水量随机波动等因素形成的背景噪音影响会导致误报率偏高,进而带来爆管检测系统鲁棒性较低的问题。鉴于此,对原始卡尔曼滤波进行了改进,首先采用小波函数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其可以成功将周期循环信号中的有效信号及噪声信号分解至不同频域,然后使用硬阈值函数去噪后再对信号进行重构;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爆管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小波去噪,重构的信号中噪声信号占比显著降低,且信号与有效信号相似性更大;利用实际管网数据验证发现,所提算法可成功应用于实际管网爆管检测且与卡尔曼滤波相比,信号持续稳定,无剧烈波动且误报次数由6次降至0次,极大提高了爆管检测系统鲁棒性。

    2023年06期 v.4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8K]
  • 坡度条件下竖井隧道火灾温度变化数值模拟研究

    刘倩;许秦坤;

    为了研究不同坡度竖井隧道,采用FDS对不同坡度(3%~20%)作用下竖井内部温度衰减、烟气逆流长度以及竖井自然排烟效率进行分析。采用无量纲参数,对隧道内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度的增加能抑制竖井吸穿现象的产生;坡度会使火焰角度发生倾斜导致温度最高点出现变化,同时也能降低隧道内部温度,烟气逆流长度受坡度变化影响大,根据研究结果建立温度衰减预测模型与烟气逆流模型,为隧道、巷道提供设计依据。

    2023年06期 v.49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0K]
  • 基于麦肯锡理论和系统思维技能模型的安全风险分析研究

    李子龙;谭钦文;郎流胜;龚鹏懿;王涵宇;陈超;

    精确界定风险分析对象和问题,系统全面识别生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是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的关键。基于此,引入麦肯锡理论,运用SMART原则和MECE原则对风险分析问题进行精确界定和简化,并描述问题的系统边界;引入系统思维技能模型,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对生产系统中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准则,开发基于系统思维的风险分析过程。结合加油站生产系统情景案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2023年06期 v.4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煤矿区域探查治理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应用研究

    张凯;李世昌;秦鹏;季学庭;宋凯;赵云良;

    针对煤矿区域探查治理工程中危险因素概念不清、辨识对象多,安全风险评价环节繁杂、危险因素分级与安全风险分级混用等问题,在现有安全风险研究理论基础上,提出适用公司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概念,明确了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和安全风险评价对象并分别进行分级,将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和安全风险评价对象从数百项缩减至几十项,优化了危险因素辨识环节和安全风险评估环节;在安全风险分布图方面提出将平面布置图、安全风险分布图、应急疏散平面图“三图”合一,对类似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2023年06期 v.4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构筑临时通风系统解决长距离井巷施工通风问题的实践研究

    林坤荣;

    针对长距离井巷施工通风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等方式,研究了一种临时通风系统的构筑方法及其实践效果。临时通风系统由设置在巷道入口的风门和辅助扇风机组成。在井巷作业进行时,辅助扇风机作为临时主扇启用,对巷道施加负压从而加速污风排出。数值模拟及工程实践表明:构筑临时通风系统可以有效解决长距离井巷风阻大、污风难排的问题;负压通风对长距离井巷“局扇-风筒”的通风模式具有革新意义。

    2023年06期 v.4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王思琪;卢格格;张瑞林;周银波;田坤云;

    为了得到瓦斯抽采钻孔施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钻孔施工安全管理的评价模型,通过对人-机-环境三个角度分析得到各因素对于安全管理的权重值,以此来判断因素对瓦斯抽采钻孔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现场环境管理(0.524 7)是影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二级指标中有毒有害气体(0.390 5)、作业前安全检查(0.400 4)、安全防护装置(0.372 9)分别占据最高权重值。

    2023年06期 v.4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 宁波市管输燃气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杜妮妮;牛亚平;赖圣;

    通过对宁波市已投用超12 a的中压钢管、超15 a的中压PE管的全面检验,结合宁波市自然环境、地质因素等特点,汇总分析宁波市管输燃气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通过对其安全风险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简要阐释,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措施。

    2023年06期 v.4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安全管理与咨询

  • 基于JD-R的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绩效研究

    黄佳佳;刘素霞;傅磊;

    为明晰工作特征对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工作要求-资源(JD-R)模型,通过文献与理论综述构建了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绩效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出安全氛围、职业倦怠2个中介变量;并利用设计的变量测量量表,收集了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有效调查问卷182份用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资源和工作要求分别对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负向影响;安全氛围、职业怠倦既分别对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负向影响,又分别在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员工作特征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023年06期 v.49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安徽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

    孔云明;

    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采取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评估复核的方式,集中对安徽省38个化工园区进行了全覆盖式安全风险评估。经分析评估,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安全风险(A类)的园区7个、较高安全风险(B类)的园区18个、一般安全风险(C类)的园区13个、较低安全风险(D类)的园区0个。多数化工园区“因企设园”,选址规划不规范,园区布局不合理,配套功能设施及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化工园区在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下一步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和落实“十有两禁”要求提供针对性对策措施和建议。

    2023年06期 v.4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基于制度审计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张丹;万勇;

    首先分析了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实际原因,再针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的问题,探究其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并借鉴制度审计的方法理论,构建安全管理模型促进制度落实。研究表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需要在确保规章制度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采取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岗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规章意识,辅以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的管理措施。

    2023年06期 v.49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钢铁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施志勇;蒋武;

    通过实践研究开发了一套钢铁企业劳保用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标准、采购、质量、配送、发放等业务管理于一体,达到优化劳保管理水平,实现减人增效、仓库零库存和员工自主管理的目的。

    2023年06期 v.49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大气污染治理

  • 沸石转轮在电子器件行业处置有机废气核心参数的技术研究综述

    郭涛;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制造工厂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实现挥发性有机废气超低排放,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要求,对于沸石转轮处置工艺,通过系统参数法对沸石转轮的转速、入口废气的温湿度、脱附温度、脱附风量、吸附温度、燃烧炉温度、浓缩倍率等进行实际试验研究,得出各参数效率曲线图,确定最佳运行范围值,可以事半功倍地指导沸石转轮处理工艺参数调整,达到挥发性有机废气最佳处理效率。

    2023年06期 v.4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 基于数值模拟的催化氧化(CO)反应器流场优化

    钟晓城;

    催化氧化(CO)反应器是废气CO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通过在入口设置渐扩口式导流件的方式可以达到优化流场的目的;为获得导流板的最优结构,对导流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分析;针对多种不同开口角和层数的导流件方案,分别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模拟获得对应的反应器内部流场;并用催化剂床层中间截面流速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作为流场均布程度的评价指标。研究发现,基于假设计算得到的理论开口角为最佳值;导流件层数设置为3层时,流场均布效果最好;反应器进出口压降随着导流件层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CO反应器的导流件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3年06期 v.49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8K]
  • 南康区家具产业共享环保智能涂装模式应用

    李甜田;刘铮;许清华;李永飞;康禄华;李平;李艳梅;

    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查阅、案例分析等方式,梳理出南康区家具生产经典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分析了目前南康区家具产业污染物治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共享环保涂装模式生产运营流通机制,产污环节及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南康区家具行业以油性漆为主,并伴随大量有机废气产生,受南康家具企业规模限制,废气处理难以达标排放;通过采用共享环保智能涂装商业模式,涂装中心配备齐全生产设施为加工厂家提供涂装服务,并配备高效治污设施,及实时监管平台,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同时,为政府提供监管平台,并有助于产业链升级改造。

    2023年06期 v.49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9K]

土壤修复

  • 基于样本加权模糊聚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

    陈志奎;李丽方;林聃;

    由于土壤数据的复杂性,现有的方法难以对土壤重金属进行高效溯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样本加权的模糊聚类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重金属污染溯源模型,该模型使用一种新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来构建模糊相似矩阵,将聚类结果与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表相结合,可以快速确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通过与欧式距离、皮尔逊相关系数、余弦相似度等相似度计算方法在天津市武清区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工作。

    2023年06期 v.49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水污染治理

  • 人工湿地不同填料组合对模拟农田尾水氮和磷的去除研究

    张友德;田文凤;杨超;章蔷;

    为了筛选出不同填料组合对模拟农田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分别以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作为基质,对比4种组合填料对TN、TP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的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90%、49.82%、41.80%、39.2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N去除作用表现为: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的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8.30%、34.23%、32.71%、29.9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TP去除作用表现为:沸石-砾石>生物炭-砾石>火山岩-砾石>砾石-砾石。沸石-砾石可作为对TN、TP去除效果最好的填料组合应用至农田尾水氮磷去除中。

    2023年06期 v.49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

  • 某钢铁企业能源审计及节能潜力分析

    郑腾腾;

    介绍钢铁行业能源审计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以某钢铁长流程企业的能源审计项目为案例,依据审计的数据资料,简述该企业的用能结构、特点及相关能耗指标;结合现场调查,查找企业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企业提出了节能技改建议,并分析了节能效益。

    2023年06期 v.4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