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基于Revit的医院火灾人员疏散路径优化及智能诱导

    宋嘉宝;姜雪;张培红;

    为了充分保障大规模人群疏散安全目标的实现,进行Revit二次开发,构建建筑物节点状态数据智能提取系统,自动生成建筑物节点初始状态数据库,利用自适应蚁群算法,以全体待疏散人群完成安全疏散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开发人群应急疏散路径优化及智能诱导模型。通过对有无疏散诱导情况下某医院火灾中人员完成疏散所需时间及各出口人员滞留情况的对比,结果表明,基于Revit的数据智能提取系统,改善了医院火灾人员疏散路径优化算法初始状态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案,显著提高了疏散优化算法的运行效率,在保障医患人员安全疏散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从众现象造成的个别出口拥堵现象。

    2021年04期 v.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超细三七粉最小引燃温度实验研究

    张睿冲;张明坤;刘炜;谢承煜;

    为研究三七粉着火燃烧的参数,用粉尘云引燃温度装置和粉尘层引燃温度装置,对三七粉的最小引燃温度(MIT)进行实验研究。分别研究喷吹压力、质量浓度、粉尘层厚度对MIT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粉尘云的质量在0.2 g时最小引燃温度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在0.3 g到0.6 g时最小引燃温度随着喷尘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压力20 kPa、30 kPa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粉尘云引燃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在40 kPa到60 kPa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粉尘云引燃温度增大;粉尘云最小引燃温度高于粉尘层最小引燃温度;三七粉尘云的最小引燃温度399℃,粉尘层最小引燃温度240℃。

    2021年04期 v.4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 基于ACE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土层等效参数反演

    曹净;李豪;

    提出了一种基于ACE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土层参数反演方法:一方面先用均匀试验构造出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再利用ACE非参数回归方法构造两者之间的高效响应面,然后通过响应面关系进行插值运算来得出对应参数的响应值;另一方面根据响应面的关系构造出反演目标函数,利用模拟退火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计算,从而能避免寻优过程中的目标函数值陷入局部极值状态,最终提高反演精度。应用该方法对一工程算例的土层等效参数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2021年04期 v.47 10-1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基于ARIMA-LOESS模型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预测

    王文和;张爽;袁玮成;刘林精;

    文章针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预测问题,运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与局部加权回归模型(Locally Estima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 LOESS)的组合模型,对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起数进行预测。首先,基于2011—2018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建立ARIMA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预测,获取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的线性部分;其次,应用MATLAB建立LOESS回归模型,对ARIMA模型预测偏差进行残差优化,获取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起数的非线性部分;最后,建立ARIMA-LOESS组合模型,利用组合模型对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发生起数进行预测,并根据真实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ARIMA-LOESS组合预测模型可较好拟合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序列,并修正单一模型的误差,获取较高的预测精度。该研究可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与运行的趋势分析与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依据,也可为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防控方案提供帮助。

    2021年04期 v.4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 小净距偏压隧道在特殊素填土施工顺序研究

    陈光杨;宁晓骏;费维水;李扬;薛挥杰;

    在较特殊素填土中,为能更好地确定在相同的施工方法下,不同的施工顺序对改善隧道围岩变形和衬砌内力的影响,文章重点以重庆曾家岩浅埋暗挖隧道为依托,运用二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在特殊回填土下,隧道不同施工顺序引起的围岩变形、衬砌内力变化、塑性区分布规律。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施工顺序下,围岩变形、衬砌内力、塑性区分布存在一些不同,对于重庆曾家岩偏压隧道,采用先较浅埋一侧开挖方法对总体围岩扰动较小、能较好改善隧道偏压,并使衬砌受力安全稳定。

    2021年04期 v.47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通用桥式起重机风险评价

    李新宇;

    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通用桥式起重机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判断一致矩阵,得到了各层次的权重向量,结合由隶属函数得到的隶属矩阵,运算得到综合评价向量。再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中的等级识别法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中的置信度准则确定评价对象的安全评价等级。经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评价信息,极大地减小评价信息在评价过程中的模糊化趋势,优化评价结果的处理,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安全状态。

    2021年04期 v.4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铝粉尘云燃烧火焰形态分析实验研究

    戎帅川;王婧;

    为探索铝粉尘云燃烧火焰形态和灾变演化,基于改造的竖直开口实验管道,借助高速摄像仪和离子探针,研究火焰结构及变化,分析粒径因素对铝粉火焰前锋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粉燃烧能量的释放和空间束缚使燃烧转为爆燃,火焰前锋下方存在大片的燃烧反应区;铝粉粒径越小,颗粒氧化层破裂需要的热应力越小,越容易被点燃;随着铝粉粒径减小,热膨胀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明显增强。

    2021年04期 v.47 31-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基于荷载试验的空心板桥加固效率分析

    张薇;李睿;李定美;

    基于3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在试验荷载下加固前后荷载试验及理论计算得出的板底平均应力和挠度结果,对比粘贴碳纤维筋加固、简支转连续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3种方法对简支预应力空心板桥结构的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筋加固及粘贴钢板加固方法对结构刚度有轻微提高,对结构的延性及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简支转连续加固方法在荷载作用下挠度减小最为明显,对结构刚度和承载力提升明显,对支点处的抗剪承载力也有所提升。

    2021年04期 v.47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基坑开挖与邻近高层建筑施工耦合模拟研究

    戴仕鹏;吴永红;徐世端;

    以一邻近在建观光楼的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对其进行基坑开挖及邻近观光楼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结合模拟计算分析了邻近在建高层建筑的基坑开挖的耦合作用。模拟结果表明:在邻近在建建筑物的基坑开挖情况下,两者间的耦合作用明显;在邻近在建高层建筑物影响下,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差为10.1 mm;土体应力受邻近建筑动态影响在前期变化明显,到后期影响趋于稳定;在临近高层建筑施工处,地连墙角点和非角点处应力差异明显,地连墙角点应力受到邻近建筑施工影响较小,但非角点位置受到影响较为明显,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因素。

    2021年04期 v.47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 高处作业人员位置与生理信号相关性分析

    孟燕华;孙贵磊;逄方铭;刘琦;林云;徐鹭遥;

    为对高处作业人员位置状态进行识别,加强对高处施工人员作业状态的监控,采用VR技术模拟高处作业,同时利用人-机-环同步平台,采集平地处、一级高处作业(取4 m为例)以及二级高处作业(8 m为例)情景下的6种生理信号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生理信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高处作业人员对皮电信号(EDA)的时域具有显著性影响,而与其他生理信号时域特征不具备明显的相关性;作业人员的EDA均值(IESA)与高度(H)呈现二次多项式相关性:IEDA=-0.028 4H~2+0.737 7H+C(C为个体修正常数)。基于此,EDA可以作为高处作业人员位置的参考判定依据,并且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减少高处作业事故。

    2021年04期 v.4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矿山机电设备运行大数据应用研究

    张新;

    以矿山机电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为切入点研究矿山大数据技术应用。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LoRaWAN物联网远程通信接入平台传输采集数据,构建起矿山机电设备状态数据采集系统,以大数据技术应用理念出发,设计与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对矿山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通过对矿山设备工作数据的积累,结合矿山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融合,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矿山设备运行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和可视化,实现了矿山机电设备各种异常状态和故障的预测与判别,以及多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与预测,为大数据技术在矿山开采领域中的应用和矿物开采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1年04期 v.47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桥简支转连续加固方法

    岳俊欢;吴培关;杨忠恒;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桥在服役过程中会出现跨中挠度过大、预应力钢束配筋不足以及预应力损失过大等问题,从而导致桥梁线型不正常、抗弯承载能力不足,再加上先张法钢束不上弯,不能更好参与抗剪,往往会使得支点截面产生抗剪能力不足的现象。要使桥梁同时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需对其加固。对于多跨简支体系的先张法板桥,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简支转连续的加固方法。以云南玉溪黑箐桥简支转连续加固为例,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和荷载试验的方法对该桥进行分析。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体系转换后,跨中弯矩、挠度明显减小,达到了加固效果,提高了桥梁的抗剪、抗弯承载力和抗裂性。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简支转连续加固后,空心板底缘应力平均降低13.2%、挠度平均减小20.7%,结构刚度大幅度提高。

    2021年04期 v.47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 学生公寓安全疏散模拟与安全对策研究

    李冀;廖文景;游波;刘剑锋;

    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选取某高校学生公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疏散模拟软件Pathfinder建立疏散模型,对人员的紧急疏散过程进行简单的模拟,得出火灾发生时人员安全疏散完毕所需时间,同时结合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疏散对策,为类似的火灾问题及安全疏散提供借鉴意义。

    2021年04期 v.47 58-6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0K]
  • 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不同加载波下的性能研究

    周娜敏;潘文;王道航;黄兆明;

    为了研究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不同加载波下的力学性能,分别对其施加正弦波与三角波进行抗疲劳与变幅相关性试验,比较2种加载波下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抗疲劳试验中正弦波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优于三角波加载;变幅试验中,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三角波加载下的最大剪应力、存储剪切模量和等效刚度均优于正弦波加载,但等效阻尼比小于正弦波加载。

    2021年04期 v.4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 韶钢6号高炉炉缸整体浇注及强化冶炼实践

    郑继平;何勇;王彪;

    韶钢6号高炉通过炉缸浇注整体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直接在变薄的炉缸炭砖层上浇注一层耐高温、抗渣侵蚀、不溶于铁水的整体陶瓷杯,阻隔炭砖与铁水的直接接触,并形成一个新的、稳定有效的炉缸传热系统,从而实现高炉长寿,为后续强化冶炼提供了前提条件。针对本次实践,对炉缸整体修复过程及强化冶炼进行探讨。

    2021年04期 v.4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2K]

安全管理与咨询

  • 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吴凤山;洪森;熊琴;

    为全面加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危险货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江苏省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企业为依托,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基本模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测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最后基于问卷检验结果和基本模型,构建港口危险货物装卸作业人员安全行为能力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软件对各影响因素与安全行为能力关系进行路径分析,并得到各影响因素权重。

    2021年04期 v.4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0K]
  • 基于“纵深防御”原则的危化企业事故预防系统建立

    张宁洲;童仲坤;

    危险化学品生产是当前的高危行业和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面对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开展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建立事故预防系统防止事故的发生非常关键。"纵深防御"原则作为核电厂实现核安全的一项基本原则,为核电厂长期稳定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危化企业提升事故预防能力,建立事故预防系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借鉴"纵深防御"原则,文章分析危化企业应用"纵深防御"原则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必要性,结合生产特点建立了事故纵深防御系统,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04期 v.4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面向中医理论的安全系统比较与隐患治理思辨

    罗通元;

    为了给企业的隐患治理及安全管理提出全新且符合国情的系统治理方案,提出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理解的系统隐患治理范式。首先,基于中医理论分析了生产系统与人体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首次提出了生产系统结构要素、功能要素和要素流的关系。通过分析系统安全管理与中医诊治之间本质联系,从管理对象和方法角度阐述结合中医诊治原理的必要性;从整体观、动态观和人文观等3个方面对中医思想和安全系统思想的共性进行了比较。其次,建立了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模型,从治理对象确定、分析系统机理到治理方法探索三方面解释了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阴阳五行"观下的生产系统五行图。最后,用天津港"8·12"事故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可以实现对复杂企业生产系统隐患及事故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生产系统隐患治理范式可以指导隐患治理工作的进行,构建的基本方法对丰富隐患治理体系提供全新启示。

    2021年04期 v.47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 石化企业储罐高液位运行风险分析与防护系统建设探讨

    陶彬;郎需庆;牟善军;张玉平;牟小冬;管孝瑞;马开良;

    针对炼化企业低负荷运行导致的储罐高液位储存问题,全面分析了近些年国内外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指出高液位运行储罐应重点防范储存汽油、原油等易燃轻质油品的固定顶储罐和浮顶储罐全面积火灾、群罐火灾;储罐因高液位运行造成的风险增加主要体现在上游轻组分因生产波动容易进罐、雷击、冒罐溢油、浮盘沉没或卡盘、因地震罐体坍塌、硫化物自燃、因罐底高应力造成罐壁坍塌、灭火难度大等方面;基于系统化理念,从工艺技术、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护三方面提出了14项措施加强高液位储罐的安全防护。

    2021年04期 v.4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钢铁企业固定式煤气报警器规范安装的详细探讨

    展之发;李敬;沈星;陈美龄;

    煤气安全作为钢铁企业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重要工作,规范性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器,是防范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结合国家现行安全标准和行业现状,就固定式检测报警器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与释放源水平距离以及报警器检测覆盖范围进行详细探讨。

    2021年04期 v.47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大气污染治理

  • MCM-41吸附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研究

    李刚;

    基于活性炭吸附剂存在再生成本高、高温吸附能力差以及在高湿高温下脱附后性能严重下降等问题,研究采用MCM-41材料作为新型烟气脱硫吸附材料,该材料具有表观均匀、比表面积大、耐高温、脱附后能高效利用等优点,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MCM-41材料的烟气脱硫吸附装置。介绍了该烟气脱硫吸附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MCM-41材料和活性炭在烟气中二氧化硫吸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CM-41吸附剂脱硫性能优异,相比活性炭吸附剂,脱硫效率提高了4%~8.4%,基于MCM-41材料的烟气脱硫吸附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吸附剂更换方便、脱硫效率高,在烟气排放量较小的各类工业企业脱硫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1年04期 v.47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环境管理与咨询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堆场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以某尾矿库污染截渗工程实践为例

    苏超;郝萌;康建雄;王伟;马骥;

    以一座建成多年大型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对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及其修订征求意见稿进行环境污染风险分析,经过认真研究,放弃了防渗施工方式,而选择在尾矿库下游合适断面进行截渗处理,通过实施防渗墙工程,并进行跟踪监测,有效控制了尾矿库的渗漏影响,实现了尾矿库下游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达标修复,为国内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处置场污染控制探索出了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2021年04期 v.47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伟男;薛守庆;王元宗;孙鹏;

    查阅了2019年通过评审并备案的390家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总结了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应在准确辨识企业的环境风险物质、详细调查企业的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建立快速的应急监测机制、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等方面基础上,使应急措施和方案达到可操作性,凸显应急预案的使用价值。

    2021年04期 v.4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海外矿业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管理实践

    马卫国;张跃洋;刘云峰;邓亨波;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何实现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与绿色发展的融合,确保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战略构想的实现,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章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对海外矿产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万宝矿产的绿色实践,提出海外项目环境管理若干思考。

    2021年04期 v.4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 《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征文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一般性辩论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和气候雄心峰会等多个场合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04期 v.47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 《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简介

    <正>《工业安全与环保》(原名《工业安全与防尘》)创刊于1975年,是国内最早公开发行的安全环保科技期刊之一,现由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自创刊以来,作为技术开发应用类学术期刊,在广大读者及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一直致力于安全环保技术和工程实例的宣传和推广,突出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展示安全环保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读者面广。

    2021年04期 v.47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