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成渝高速铁路地面三向振动总值特性分析

    贺玉龙;张群;彭也也;宋喆;

    为研究高速铁路地面三向振动总值特性,选择成渝高速铁路某路堤段和桥梁段进行了现场地面三向振动测试,分析了振动总值随距离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路堤段和高架桥段计权和未计权振动总值均随距离增加而近似呈负指数衰减,近场衰减快,远场衰减缓慢;路堤段和高架桥段计权振动总值与Z振级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类似,且近场两者之间的差值较小,当评价高速铁路运营振动的环境影响时,近场可用Z振级近似代替计权振动总值。

    2020年04期 v.4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 不同气源压缩气体泡沫灭石油醚火灾性能比较

    陈涛;胡成;包志明;傅学成;夏建军;王荣基;

    采用实验室压缩气体泡沫系统,通过缩尺油盘火试验,分别考察基于不同气源的压缩气体泡沫对于石油醚火灾的灭火性能,分析探讨适用于低沸点的石油醚类燃料火灾扑救的气源类型和供气方案。结果表明,在泡沫溶液供给强度为2.5 L/(min·m~2)的条件下,压缩氮气泡沫和压缩空气泡沫均可扑灭石油醚火灾,具有良好的抗烧性能;二者相比,压缩氮气泡沫比压缩空气泡沫的控灭火性能和抗烧性能均有一定提升;对于石油醚类的低沸点易燃液体火灾,建议采用以氮气作为气源的压缩氮气泡沫系统;该研究可为压缩气体泡沫系统在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04期 v.46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储罐底板维修决策方法研究

    赵永涛;武壮;

    储罐底板腐蚀是储罐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底板的腐蚀检测方法目前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通过在实践应用中对比漏磁检测与超声测厚检测方法,分别指出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势与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综合应用两种方法来提高效率和确保准确性。为更好地利用检测技术保障储罐安全提出参考建议。

    2020年04期 v.4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 工业企业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某炼钢厂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王彪;刘见;徐厚友;吕垒;

    通过研究工业企业动态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在某炼钢厂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探索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作为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级和分级管控选取风险评估方法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 城市综合体消防联动系统优化设计分析

    张建平;

    根据城市综合体人员数量众多、火灾危险性比较高、救援难度相对较大的特点,以某建筑项目为例,提出城市综合体消防联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

    2020年04期 v.46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基于均匀试验的混凝土裂缝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韩朝辉;宁晓骏;张清旭;周兴林;陈旭;刘兴顺;

    桥梁裂缝宽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桥梁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裂缝宽度可以用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理论厚度和环境湿度等因素来控制。为了研究以上4个因素对裂缝宽度的影响,以贵州某空心板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进行建模分析,并用均匀试验设计法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配筋率以及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混凝土强度和理论厚度影响较小。所得结论为混凝土桥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0年04期 v.46 21-2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建筑安全风险因素分级排序的风险矩阵法

    徐宁;梁第;

    为减少风险分级排序时产生的风险结,在引入施工安全事故频率的基础上,采用单元格细化和Borda序值法改进原有的风险矩阵法。改进后的方法使得风险等级数量增加,风险结数量减少。将该方法应用于脚手架工程的风险因素的分级与排序,风险等级分为6级,且实现了12个因素的明确排序。

    2020年04期 v.46 24-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风致弱振下高层建筑舒适性评价研究

    李文煌;

    基于结构安全的高层建筑理论计算模型所确定的结构动力特性与实测值往往有较大差别,这会使结构动力响应的计算及风振舒适度的评价产生较大误差。针对此问题,基于风振舒适度评价的目的,考虑填充墙、楼板装饰面层、楼梯和活荷载取值四种精细化模型修正因素,提出了基于舒适度评价的高层建筑精细化计算模型的一般构建方法。通过实测和理论分析对某沿海高层建筑的精细化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对精细化模型的修正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精细化模型修正因素中填充墙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大,精细化计算模型的动力特性与实测值更吻合,更准确地反映了结构真实的振动特性。精细化计算模型的研究工作可为此类高层建筑的风振舒适度评价提供借鉴。

    2020年04期 v.46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一起110kV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综合分析及诊断

    赵世钦;周健;张健;

    讲述了一起110 kV电力变压器内部发生高温过热故障后的分析和诊断过程,文章通过多种溶解气体分析法如特征气体法、三比值法、四比值法、总烃安伏法等对故障进行分析,准确判断了故障类型、严重程度,并准确判断出故障的大概发生部位,从而对设备的运行及检修提出策略参考,并在设备解体中印证了检修前的分析和判断,确保了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04期 v.46 34-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安全管理与咨询

  • 浅析我国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毕雅静;何奕;姜传胜;曾明荣;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安全形势和突发事件发生基本情况,预测未来5~10年各类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先进经验,总结分析我国应急体系与应急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我国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建议。

    2020年04期 v.4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2004—2017年浙江省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王智文;王陈;

    为充分探究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律,以2004—2017年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为研究对象,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关系、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事故类型分布等方面对全省总体、工矿商贸领域、化工领域、典型危险作业4个分类的较大以上事故特点进行了剖析研究;并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提出事故防范的措施和建议。

    2020年04期 v.4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 “互联网+”模式下的气瓶安全管理平台研发

    李娟;薛庆;刘丽梅;李良;

    针对当前气瓶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协同效率低等问题,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气瓶全链条平台化安全管理模式,实现气瓶制造、充装、使用、检验、安全监管、社会监督等各环节协同联动,以及设备、单位、人员等安全管理要素协同;以该模式为基础,结合云服务理念,研发气瓶安全管理"互联网+"平台,面向气瓶安全管理产业链充装、使用、检验、监管各方用户,实现气瓶链条式安全管控,进一步提升气瓶安全管理的水平,实现气瓶安全效益。

    2020年04期 v.46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8K]
  • 军工危险性建筑物外部安全距离美国和我国标准对比分析

    黄志凌;刘永宁;田野;张晓晖;韩尧;汪蓓;孙丽;

    针对军工危险性建筑物外部安全距离确定时药量覆盖不全面、新产品无依据、厂房用地与城市发展用地矛盾等问题,对美国标准和我国标准中安全距离的分类、确定原则、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标准修订的建议,为我国军工危险性建筑物外部安全距离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2020年04期 v.46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对策研究

    杜军;

    针对当前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突出问题,分别从社会背景、就业观念、社会保障以及产业工人培养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对策和措施,为改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v.46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汽车道路试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刘修珂;余磊;钟永新;巫能文;

    为了保障汽车道路试验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设计提出汽车道路试验安全管理体系(SMS)总方案。根据OHSAS 18001和安全标准化规范的特点分析,论证了融合两种体系建立道路试验SMS的适用性。并从政策与目标、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四个模块阐述了该体系的搭建思路、框架内容和搭建步骤。最后,以某自主品牌车企研发中心道路试验的应用情况为例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汽车道路试验SMS能有效防控风险、提升试验安全管理水平。

    2020年04期 v.46 60-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0K]
  • 防化学品鞋国家标准的研究

    余晶晶;

    防化学品鞋在由各类化学品引起的工伤事故中对于预防足部伤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国内外防化学品鞋相关标准的国内外情况、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国外先进标准为依据对我国防化学品鞋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规定,以统一产品技术要求,完善足部防护标准体系,保障人身健康安全。

    2020年04期 v.4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大气污染治理

  • 放射性松散污染真空吸尘装置的设计

    张文俊;梁栋;郭丽潇;刘东;

    针对普通工业吸尘器的局限性,根据放射性松散污染收集操作的需要及放射性废物最小化要求,提出了应用于放射性工作环境中的真空吸尘器设计方案。经旋风分离、滤袋过滤、高效过滤三级分离后,放射性松散污染可得到有效收集,尾气排放可达到核级排放标准,可达到保护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效果,并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

    2020年04期 v.4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 料场膜封闭综合防尘技术及应用

    赵霞;程罡;赵金怀;马晓辉;汪瑜;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料场封闭综合防尘系统,分别从其结构形式、通风系统及抑尘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及优势。工程运用表明,该技术具备先进性、经济性及便捷性。

    2020年04期 v.46 71-7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TSLCDM长袋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及其应用

    陈宜华;陈颂;葛连梦;陈刚刚;赵坤;

    为了使电炉烟气治理过程中污染源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一种TSLCDM长袋低压脉冲除尘器(简称TSLCDM除尘器)。通过对该除尘器结构、除尘原理以及不同工况下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分析,得到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99.9%,压力损失<1 200 Pa,最终排出的烟气含尘质量浓度约5.54 mg/m~3,满足了国家的超低排放要求,以泉州某公司电炉项目除尘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在电炉烟气治理除尘系统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020年04期 v.4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7K]
  • 振弦栅收集电焊烟尘特性的数值模拟

    林大建;姜鑫;黎良飞;陈祖云;

    为高效、低投入地处理电焊烟尘,得到过滤系统净化电焊烟尘的最佳设计参数,选择ICEM-CFD软件建立栅过滤系统的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选用标准(Standard)k-ε模型、离散相模型(DPM),利用FLUENT软件对电焊烟尘过滤效率主要影响的单因素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结论表明,用栅过滤系统过滤电焊烟尘颗粒时,振弦栅的栅丝直径、间距所决定填充率是过滤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栅丝层间距是过滤效率的间接影响因素;通过探究振弦栅对电焊烟尘过滤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而为振弦栅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0年04期 v.46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1K]
  • 均匀流送风对喷烤漆房污染物扩散研究

    朱家岑;王金良;

    喷烤漆房内的污染物传播及火灾控制是喷烤漆房设计和使用时的重中之重,设计有效、合理的通风系统可很好地规避这一问题。以某喷烤漆房为原型建立了物理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喷漆过程中污染物扩散过程,并研究了产生均匀流的通风系统设计以及不同均匀流速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纤维布形式可简单高效地构建静压箱结构形成均匀流。文中还建立了纤维布、过滤棉多孔介质模型,结果表明当均匀流速度为0.91 m/s时,喷漆人员面部附近的甲苯浓度降至喷射浓度的0.02%,远低于危害值。

    2020年04期 v.4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环境管理与咨询

  • 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的思考及体系建设初探

    邹小南;罗丹;汪川杰;郭峰;鲍宇峰;

    通过对清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确定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入户普查的对象,基于企业填报、现场入户、资料收集审核、数据核查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思考和归总普查工作中影响数据质量的现实问题和难点,初步构建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体系,以期为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保证提供有益参考。

    2020年04期 v.4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理探讨

    张斌;孙加山;李学艳;

    通过分析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土壤环境风险,提出了从选址筹建、施工建设、生产运营、关停搬迁的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管理体系,以期为工业企业的土壤环境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2020年04期 v.4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 阳新县银山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李顺湘;

    为研究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别采集108个农田土壤和48个不同深度建设用地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测定分析。农用地所有监测点位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Pb,Zn和Cu;其中Cd和As污染面积最大,基本覆盖整个研究地区。建设用地土壤中超筛选值污染物为Cd,As和Pb;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3种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最大污染深度可达11 m。对于农用地土壤,元素As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在经口摄入途径中对成人和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在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对于建设用地的土壤,As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呼吸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可接受致癌风险。Cd元素在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在经口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对儿童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

    2020年04期 v.46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污水处理厂设备维护管理优化研究

    王金龙;

    以JL污水处理厂设备管理优化过程为例,充分吸取LCC,TPM中的先进思想,以设备运行可靠性及设备维护经济性为追求目标,建立了设备管理优化体系。流程体系上,通过建立作业指导文件,建立标准化维修程序,对于操作过程及时进行记录,建立可视化、可追溯的管理方法;指标体系上,根据设备重要性及运行状况,确定设备风险指数,分级管理;建立控制指标,并动态调整;管控体系上,建立设备"户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等信息进行全面登记;考核设备维护的全面性、及时性、可靠性、合规性;重视设备维护的预计与预警;技术体系上,通过设备监测仪器的使用,对设备运行状况定量化。通过不断推进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设备完好率不断提升,仪表完好率从2016年的97.34%,96.55%水平,分别提升至99.08%,98.72%;维护费用也保持在较低水平,检修费与资产比例在实施的前两年分别降至1.49%,0.85%,实现了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及运行可靠性的强化。

    2020年04期 v.46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