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钟原;袁威;李子建;张培红;
分析通风和电池组数量对电池组热失控发展蔓延热传递机制的影响。选择荷电状态(SOC)为100%的镍钴锰(NCM523)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作为研究对象,改变电池组底部外加热源的热流量和加热时间,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热滥用导致不同风速通风环境和不同电池数量电池组热失控过程的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风速不断增大,电池组和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损失增强,电池组热失控蔓延进程受到了有效抑制。受热传导模式的影响,电池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电池组热失控蔓延的路线不同。越靠近外部热源的电池,触发热失控越早,触发热失控的起始温度越高;电池组所含电池数量越多,触发电池组热失控所需的热流量越大,但第一块电池热失控以后,后续电池触发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急剧缩短,电池组热失控后果的严重度增加。
2021年03期 v.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3K] - 王文和;罗静;易俊;易图云;李凤;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输送介质易燃易爆、埋设环境人口密集、施工频繁,极易受到来自第三方的破坏,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第三方破坏的风险因素分析和防治十分必要。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法(STPA)是一种基于系统理论的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将事故视为由初始事件诱发的一系列事件造成的后果,而是对燃气系统从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系统安全控制结构,通过分析控制缺陷和缺陷致因实现对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分析出24个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因素,针对风险因素提出了建议,为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2021年03期 v.47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 费建文;宁晓骏;谢健科;
本文采用定量比较方法,改变小半径人行桥的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大小的同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从而分析出曲线半径和支座间距对抗倾覆系数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半径人行桥中,曲线半径或者支座间距的增大使得桥梁的倾覆系数有所改善;在使用小半径曲线桥梁时,若抗倾覆不通过,采用墩梁固结的方法改善桥梁的倾覆问题,且发现边跨的内力有所改善,中跨的内力有所增加,对于墩顶由于刚度的整体提升,墩顶负弯矩在整体上表现为增大,设计人员应着重考虑边中跨及墩顶的配筋优化。研究结果为小半径人行景观桥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2021年03期 v.4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 刘春阳;李洛克;
为定量描述路用集料表面的粗糙程度,以粗糙度系数为评价指标,构建集料表面二维剖面起伏轮廓线粗糙度的测量与表征方法体系,建立粗集料破裂面表面的三维形貌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粗集料破裂面表面粗糙度的各向异性特征,提出集料三维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方法,最终进行集料磨光试验,分析了三维粗糙度系数指标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迹线长度表征法可以定量描述集料表面的二维轮廓线起伏幅度,具有良好的评价效率及精度;集料表面粗糙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三维平均粗糙度系数可较为全面地评价集料表面细观形貌特征变化。
2021年03期 v.47 15-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 方维远;陶忠;陈伟;
在原有工业厂房的基础上,采用装配式钢框架及梁-墙一体式墙板和可拆卸式剪力墙板对原有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更新。钢梁柱节点采用法兰外环板式,新加楼盖板采用预制预应力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简称PKG板),同时与钢框架梁形成钢-混凝土组合梁体系,并与装配式墙板一体化设计,内墙板一部分采用原屋面重型混凝土板调节楼层重心,另一部分采用轻质石膏复合轻钢龙骨墙板。施工时拆除的山墙采用ALC外挂墙板恢复。工业厂房改造更新方案安全可靠,部分钢梁就地取材,经济省时、高效、差错少、溯源能力强,是质量好管控的较优方案。
2021年03期 v.47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6K] - 张新;
提出了LoRa远程数据传输的有源RFID定位技术方案,实现矿井机车运行状态监测。基于nRF24LE1和nRF24L01+两种射频芯片构建RFID标签识别系统,利用电子标签标识对象唯一性和标签在巷道空间位置固定的条件,通过SX1278射频芯片开发的物联网远程接入平台传输数据,实现对矿井机车运行状态实时定位和监测,保障矿井机车运行安全。由于采用了LoRa物联网远程通信技术,降低了建设和运行成本,可靠性、抗干扰性和可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2021年03期 v.47 26-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贾达;陈星明;莫超;刘小平;龙林健;
爆破飞石事故给中小型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周边人、机、环境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将线性回归分析引入爆破飞石最远飞散距离研究中,以矿山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和边坡高度为主要因素,建立正交试验,模拟不同组合条件下爆破飞石最远飞散距离,最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爆破飞石最远飞散距离的预测公式,提高预测精度,为日后中小型露天矿山划定合理的安全警戒范围提供指导性建议。
2021年03期 v.4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 谭凯军;程赫明;
为了提高工字形结构安全力学性能,采用设计软件建立结构优化模型,通过软件Workbench进行拓扑优化辅助设计。主要对工字形结构在静载作用下开展拓扑优化设计,以质量减少百分比、最大应力、最大形变为约束条件,结构材料密度为可变参数量,结构最小体积密度设为目标函数,得出拓扑优化理想模型,为运用拓扑技术对结构安全应用领域优化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2021年03期 v.4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张乐;王东;溥王一龙;
为了有效治理沉降后浇带裂缝引起的地下工程漏水问题,以云南某工程为例,使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后浇带裂缝进行分析,探究后浇带裂缝成因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工程后浇带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的理论最大宽度为0.1 mm,潜在的裂缝发展区域的发展值均小于0.3 mm,实际工程中无须对潜在裂缝进行特殊处理。在选用合适材料对后浇带裂缝处进行处理后,漏水问题得到解决,达到了提高建筑安全的目的,为类似地下工程裂缝的封堵提供一定参考。
2021年03期 v.47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范丹丹;羊海米;张蓓蓓;霍非舟;
为了降低地铁车站的火灾发生率,对地铁车站消防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从主动防火能力、被动防火能力、消防安全管理、乘客安全行为4个方面建立包含24个二级指标的地铁站消防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对武汉市武昌火车站地铁站进行实地调研,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铁站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得出该地铁车站火灾风险隶属矩阵为{0.228 4,0.372 1,0.322 5,0.077 0,0},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发现该地铁站的整体消防水平处于"比较安全"的层次,但在消防安全管理与乘客安全行为两方面还存在问题并亟待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降低地铁站消防安全风险提供借鉴意义。
2021年03期 v.47 43-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 郝玉泽;王彪;周琪;
以冶金企业烧结矿料皮带通廊为例,在分析其火灾危险性及消防要求基础上,对目前常见的符合消防标准要求的封闭方案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封闭方案进行优选。通过比选得出的最优封闭方案,可供冶金企业参考采纳。
2021年03期 v.4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夏雨;潘文;周娴;王道航;苏何先;
黏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耗能能力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呈现负指数趋势,从而导致黏弹性阻尼器在温度差异较大、有高附加刚度需求的工程中难以应用。针对此现象,在传统黏弹性阻尼器中增加芳纶网眼织物制成新型黏弹性阻尼器的缩尺试样,并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新型阻尼器力学性能和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在黏弹性阻尼器中增加芳纶网眼织物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耗能能力,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两类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具有相似性,可通过此特性实现不同温度下滞回曲线的相互转换。
2021年03期 v.47 51-5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 郑继平;齐万兵;卢春雪;
韶钢2 200 m~3高炉投产运行近16年,处于炉役后期生产,受操作炉型不规则且炉缸保温性能极大下降等影响,高炉休风检修后,炉况恢复较困难。通过科学调剂精料管理、优化休风料加入方式、上下部操作制度并改进造渣制度和出铁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高炉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炉况的目的。
2021年03期 v.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