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研究与探讨

  • 我国应对异地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协调处置机制研究

    覃超梅;郭振仁;邓雄;于锡军;廖岩;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异地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协调处置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我国该类事件在应急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对异地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协调处置进行了机制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健全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对协调处置机制、信息共享平台、全国统一的危险源动态数据库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为我国应对该类事件提供了管理思路。

    2011年01期 v.3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污水处理

  • 电子束辐照降解浸金废水中锌氰络合物溶液研究

    刘宇;胡湖生;杨明德;刘吉;党杰;吴玉龙;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解锌氰络合物溶液,考察了总氰初始浓度、pH值、锌氰摩尔比对总氰的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越低越有利于锌氰络合物溶液总氰的彻底降解,锌氰络合物总氰浓度高其降解效率更高;电子束辐照降解锌氰络合物溶液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随着pH值和锌氰摩尔比降低,锌氰络合物溶液总氰降解率增加。

    2011年01期 v.37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射流曝气MBR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

    陈宇;李勇;

    射流曝气提高了系统的氧利用效率及传质效率。通过逐渐提高进水的容积负荷来考察系统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利用射流曝气MBR处理模拟啤酒废水是可行的,系统对COD、氨氮、浊度平均去除率为95.74%,97.84%,99.5%。由于系统运行期间不排泥,因此系统对PO43-的去除效果不佳,平均去除率为42.9%。膜对COD及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43%~13.59%和3.08%~14.67%。

    2011年01期 v.3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氢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条件探索及机理研究

    于泊蕖;吕树芳;赵建海;

    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值对含镍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氢氧化镁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常温下,废水pH值在4.8~8.6之间时,以1.5 g/L的投加量加入氢氧化镁并搅拌4 min,废水中镍离子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镍离子在氢氧化镁上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9.25 mg/g。轻烧吸附过镍离子的氢氧化镁,用得到的氧化镁替代氢氧化镁乳液重复上述实验,出水仍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说明氢氧化镁水处理剂可以轻烧回收多次利用。最后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氢氧化镁吸附含镍废水为典型的化学吸附。

    2011年01期 v.37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改性土壤处理生活污水的初步研究

    吴春笃;朱莉萍;解清杰;刘兴;刘春霞;

    以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按一定比例混合土壤、粗砂、煤渣、脱水污泥、石灰石、凹土作为基质来构建复氧改性土壤净化系统对其进行处理,初步考察了不同的污泥含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系统含30%土壤、30%砂石、15%污泥、15%的煤渣、5%腐木和5%石灰石(质量比)时处理效果较好,COD、NH4+-N、TP、TN的去除率分别为46.00%、75.86%、58.22%、18.94%,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1年01期 v.3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综合信息

  • 冬去春来话健康

    <正>起居规律。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

    2011年01期 v.37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高压电气试验安全要求

    <正>(1)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进行高压试验,当工作票发出之后,禁止再发出第2张工作票。(2)参加高压试验的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须严格遵守试验安全规定。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2011年01期 v.37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春困”及消除方法

    冯吉;

    <正>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道理何在呢?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剑状态。到了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

    2011年01期 v.37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冬天睡眠的学问

    <正>睡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精神和体能恢复剂。特别是冬天,睡个暖觉真是美不可言。但是由于睡眠中人体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隐存着加重疾病甚至猝死的危险。因此,讲究睡眠的科学,对保护健康至关重要。

    2011年01期 v.3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烟尘治理

  • 超重力环境下脱除工业气体中H2S的研究

    韩江则;刘有智;祁贵生;邱尚煌;李振兴;

    以空气和H2S的混合物模拟含H2S的工业气体,以碳酸钠溶液为脱硫碱液,PDS为脱硫催化剂,用超重力设备取代传统填料塔进行脱硫实验,分别考察了气体流量、液体流量、超重力因子、原料气中H2S含量等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环境下工业气体中的H2S脱除效果较好,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其中原料气流量对脱硫率影响最大。实验在进气量为1 m3/h,超重力因子为104.33,进液量为150 L/h,原料气中H2S质量浓度为1 013.27 mg/m3时脱硫效率最高,达到99.45%。

    2011年01期 v.37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湘西金矿沃溪矿区通风系统改造研究

    黄寿元;蔡建华;申培文;

    基于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子域分区——单元子系统通风方式、不同类型的中段通风网路、风流净化、入风流预冷、自然风压的合理利用等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系统改造后,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通风能力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较好地解决了深部通风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和节能效益。

    2011年01期 v.37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基于CFD对袋式除尘器流场的分析

    李萌萌;幸福堂;陈增锋;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袋式除尘器单元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沿滤袋高度方向过滤风速的分布,以及袋间隙气流抬升速度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特征,为袋式除尘器的改进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01期 v.37 19-2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水平衡分析

    尹连庆;李伟娜;郭静娟;

    通过对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工艺用水和耗水的分析,结合华北某电厂湿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测试该脱硫系统在满负荷下的水平衡并根据具体的用水、耗水情况提出节水措施。

    2011年01期 v.3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职业安全与健康

  • 中美典型大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刘秀云;吴超;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也进入了一个相对高发期,城市应急管理体系能有效地处理和预防城市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结合美国大城市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通过与我国大城市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本质、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应急管理运作机制、应急参与主体等几个方面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和美国模式给予的启示,最后提出未来我国城市应急管理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2011年01期 v.3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液氨储罐泄漏扩散模型的改进研究

    孙东亮;蒋军成;张明广;

    针对液氨储罐孔洞泄漏的实际工况,综合考虑泄漏及由于泄漏导致液氨闪蒸造成的罐压变化,以及储罐的许用压力,对其连续泄漏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此改进现有的泄漏扩散后果分析模型,获得较忽略这些因素更为严重的后果。最后针对灾难性事故发生前连续泄漏最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初始罐压对其影响较大,是决定灾难性事故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

    2011年01期 v.37 27-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 沿江化工园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吕连宏;罗宏;路超君;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集建立、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3个步骤,建立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提出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的四级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建立以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综合指数为核心的警级评估方法。

    2011年01期 v.37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与应急预案

    张景钢;

    简要论述了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分类、过程、方法,以及如何针对煤矿危险源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对煤矿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对煤矿企业准确把握煤矿生产系统中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01期 v.37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灰色局势决策在企业清洁生产技改决策中的应用

    周宾;陈兴鹏;朱荣国;

    对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节中废水再生工艺的技改资金投配决策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构建灰色局势决策,进行目标量化与效果值白化,效果测度计算,得到决策结果。通过分析认为,灰色局势决策能够针对实际决策问题,为不同目标提供较为方便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决策结果。

    2011年01期 v.3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矿井火灾安全评价方法

    孙勇;彭担任;张人伟;刘学振;王福厚;张永明;

    在对国内煤矿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内因火灾、外因火灾、管理和救灾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层次法,求解了各指标权重;结合目前比较成熟的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一种新的矿井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并编制了界面友好的软件,在矿井实际应用中取得较为满意的评价结果。

    2011年01期 v.3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环境工程

  • 镇江市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水量平衡计算及效益分析

    黄勇强;吴涛;杨飚;厉晶晶;

    针对镇江市某医院雨水利用示范工程,结合该医院绿化和景观用水状况及过去20年的日降雨量、蒸发量资料,建立相应的水量平衡方程,对区域内雨水利用系统收集和利用的雨水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示范工程雨水收集量能够满足该区域内绿化用水、道路喷洒用水、水面蒸发和其他损失的水量,不需要补充自来水。该系统雨水利用率达到81%,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2 526 m3。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系统运行6年即可收回基建投资。

    2011年01期 v.3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净化甲醛废气的实验研究

    王军;黄海涛;李歆;

    设计了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甲醛气体处理实验装置,开展了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甲醛气体处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甲醛去除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甲醛初始浓度、电极间距、反应管管径、系统压力和气体流量等减小,甲醛的去除率也相应减小,高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处理甲醛气体,可使甲醛去除率在最佳条件下达97%。

    2011年01期 v.3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钢渣堆场扬尘定量计算与控制措施分析

    王文美;胡晓;康磊;赵磊;张余;陈颖;

    通过对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渣加工处理过程及钢渣堆场进行现状监测及建模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钢渣加工及堆存的实际扬尘量,并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控制措施,为冶金企业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降低污染排放、规避环境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011年01期 v.37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安全工程

  • 水煤浆管道爆裂事故管道失效原因分析

    杨一;张礼敬;丁文溪;

    针对一起20G水煤浆管道爆裂事故,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SEM微观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试验方法,分析了水煤浆管道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管道破裂是由于管内压力突跃导致,薄膜方程估算得爆炸压力应在200MPa以上,推测为工艺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

    2011年01期 v.37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汽油介质储输运过程火灾爆炸危险性研究

    陈思维;焦光伟;

    由于汽油特殊的物化性质,在储输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极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从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针对汽油池火灾、流淌火灾及受限空间蒸气爆炸3种事故形式,深入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特点、特性参数及危险程度,为汽油储输运事故应急抢险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2011年01期 v.3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液化烃罐区设备可靠性研究

    刘宏;袁飞;

    针对液化烃罐区缺少有效事故数据的现状,采用了基于模糊分析的可靠性方法来研究罐区设备整体可靠性,通过划分功能模块使用模糊数描述各模块可靠性,然后求出设备整体可靠性。对于单一设备,通过监测其系统的状态参数,采用一种利用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通过系统参数漂移量的统计分析,推导出基于参数漂移量的可靠度分析模型。以具体罐区为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罐区设备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01期 v.3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缺陷预警系统

    卫春芳;陶萌;赵丹力;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预警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介绍了企业安全管理预警系统的模型、预警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基于J2EE模式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2011年01期 v.37 57-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顶板瓦斯高抽巷合理抽放负压数值模拟研究

    王成;

    顶板瓦斯高抽巷的抽采效果与抽放负压直接相关。结合阳煤三矿K8206大采长综放面顶板瓦斯高抽巷实际抽采效果,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出顶板瓦斯高抽巷抽采正常期最优抽放负压,以期对高瓦斯矿区顶板瓦斯高抽巷的合理抽放参数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矿井的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2011年01期 v.37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安全管理

  •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评价研究

    周小祥;李新春;

    系统分析了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各要素间存在的复杂反馈依存关系,结合网络分析法对复杂网络关系处理的优点,构建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本质安全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和方法,从物资系统、能量系统和信息系统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决策软件计算了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2011年01期 v.37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